原标题:商业健康险高增长背后:控费难题待解

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商业健康险高速发展。据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1~5月,商业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913.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高达90%以上。

“受近年来政策利好推动和消费者观念提升,健康险市场增速迅猛。其作为缓解个人负担的重要手段,潜力巨大。”埃森哲咨询金融服务事业部总监张志刚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不过作为商业健康险的供给侧,保险公司在发展商业健康险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与医疗服务方合作,获得更多的医疗信息和数据,从而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控制自身的成本,成为摆在诸多保险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90%高增速

商业健康险逐年走上高速增长的快车道。据埃森哲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商业健康险的同比增长率为2%,其增速还落在寿险和产险之后,但从2013年开始,商业健康险就步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据了解,2013年,商业健康险增速达30%;2014年则达到41%,2015年为52%。而到了今年前5个月,商业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已经达到1913.96亿元,去年同期该数据为 1006.6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商业健康险增速已经高达90%。可以说,商业健康险增速已远远超过寿险和产险的增速。

对于商业健康险的高速发展,张志刚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的推动。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商业健康险是所有保险产品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业务之一,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一起成为社会医疗支付体系中的两大重要支柱。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国家一直不断出台政策推动健康险的发展。

2014年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4〕50号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从微观层面解决了商业健康保险基本定位、基本内涵、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等。

而在2015年沈阳、大连、抚顺、丹东四座位于辽宁省的城市以及福州、重庆等,均放开个人医保账户,支持购买健康险。当年12月,国家财政部、国税总局、保监会则发布通知,又在北京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31个城市实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

“商业健康险未来将成为缓解个人医疗费用负担的重要手段。”张志刚表示。“虽然目前医疗费用支出中,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提升,但与医保领先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国内个人负担压力仍比较大。”张志刚说。

目前,我国医疗费用支出中,主要分社会保障支出、个人现金支出以及商业健康险赔付三部分。据埃森哲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医疗费用支出的比例为50.6%;美国则为52%。可见,社会保障支持占医疗费用支出的比例,我国与美国不相上下。

但是从商业健康险赔付占医疗费用支出比例来看,我国则低得多。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险赔付占医疗费用支出的比例仅为2.4%,个人现金支出占47%。而与之相比,美国商业健康险赔付占医疗费用支出的36%,个人现金支出仅为1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参保人数增幅在逐年减缓,人均支出却在加速上升。基金人均结余在缩减。从长期来看,社会保障水平难再提升。”张志刚表示。

在此情况下,国家推动健康险业务的发展,似乎是一项必然选择。

张志刚说,“除了政策推动因素之外,由于‘就医难’一直困扰中国消费者,为此消费者对于精准健康管理和就医服务相结合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据埃森哲统计数据显示,未来商业健康险的目标客群为“上层中产与富裕人群”。埃森哲预计2020年中高端群体健康险购买意愿约5400亿元,约占城镇家庭数量的25%,有8500万户左右。

弱势地位未改

在商业健康险高速增长的同时,事实上国内保险公司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招商信诺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周晞烨向记者表示,“国内商业健康险最大的困境就是对医疗服务方的收费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张志刚也表示,目前医疗服务处于强势地位,商业健康险体量小,议价能力弱,为此,商业健康险未形成有效的医疗成本和质量监管体系。

“如果在当地保险公司对于医疗服务方无法有足够的影响力或控制力的话,保险公司要承担的医疗成本可能要急剧的上升。在美国,我们和医院的合作、互动是非常多的。首先在美国,所有的医疗定价,都是非常透明的。而信诺在美国对医院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虽然医院是要收费,而我们是要控费,但是大家有个共同的认知基础,就是希望医疗保险项目能够可持续发展。但是在中国,医院和健康险公司之间的共识还没有达成。特别是中国顶尖的一些公立医院是不缺病人的。”周晞烨表示。

周晞烨向记者表示,当保险公司的谈判能力与医院不在同一个级别的时候,很难实现医疗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不过,周晞烨也表示,国内的一些私立医院,为了获取更多的病源,可能会更愿意和保险公司合作。

周晞烨向记者强调,目前对于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来说,如何通过与医疗服务方合作,从而有效的控制医疗成本,是个困境。

事实上,国内一些保险公司也在尝试突破这种困境。一些保险公司期望通过直接参股或控股医院来获得更精准的病人数据,以定制更加个性化的健康保险产品。

以阳光保险为例,今年5月8日,国内首家由保险公司投入的三级大型综合医院——阳光融和医院,在山东潍坊正式开业。该医院是经保监会批准,阳光保险集团与大型公立医院及医科大学合作,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转化医学与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

对此,阳光保险表示,通过股权纽带,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帮助保险公司收集保险数据资料,利于保险公司获得被保险人的完整健康信息档案,优化产品定价;同时可以从病后报销,转而做到病前预防,更好的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作用,无论对患者还是保险公司,这都是“保险+医疗”模式的最大益处。

而据记者了解,针对阳光融合医院,阳光保险集团特别研发了与医疗紧密结合的健康保险专属产品。

周晞烨则表示,招商信诺作为一家中型保险公司,战略性地选择了对全球化就医有需求的高端客户这一细分市场,并推出相应的团险产品。

“一般来说,如果是一些小病,我们会推荐客户选择一些合作私立医院。如果是棘手的大病,可能我们会直接推荐客户去大型公立医院,甚至是国外的医院。”周晞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