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挖掘国企跨境并购的

隐性优势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之举着实让业内吃了一惊。这倒并不是这次收购的金额破了纪录,我国企业最大金额的海外收购案记录一直在被刷新,而是在一个公开的竞标环节中,我国企业罕有地以比对手低的价格拿下了这宗交易。当时,另一位竞标者是美国农药化工巨头孟山都,出价约466亿美元,而中化出价约430亿美元。以笔者对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业务的长期实践和观察,这真非常罕见,因而意义非凡。要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往中国买方往往要出比竞价方高出两三成,甚至两三倍的价格才能获胜。前几年,万向集团收购破产的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依靠不断加码的价格,经过19轮竞标才获胜。而最后交易金额1.49亿美元是起拍价的6倍。

中化与先正达的案例证明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中还有很多隐形优势。如果能把这些隐形优势充分挖掘出来,足以形成比“金钱”更大的吸引力。

这些隐形优势怎么挖,笔者认为有“御风七法”可作为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的“秘籍”。

法则一:不知己,焉知人?

收购之前,先要了解本公司使命、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并研究如何在收购后继续发扬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厘清了这些内容,再从公司自身战略出发,制定并购标准,例如要考虑标的的规模、标的的技术水平,是否行业领先、品牌影响力如何,收购后是否要将先进技术引入国内,还是要将中国产品进入标的市场,这些都要了然于胸。

法则二:主动,主动,再主动些

与其守株待兔,等着卖方顾问带着标的一个一个上门,不如主动出击,根据自身战略和并购标准,筛选合适标的。一般而言,可以聘请一个对公司有着较深认识,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并购需求的买方顾问,依靠其专业能力和业务网络,发现合适标的,并予以“捕获”,提高交易成功概率、收获协同的可能性。

法则三:扬长,强调中国优势

既是优质标的,总会有多个高水平竞争者,优秀的中国企业应不惧竞争,不惧公开竞标。中化国际收购先正达,中化之所以能最后胜出,根本原因是彰显了价格之外的“表外”优势:巨大的中国市场与农业需求。从共性而言,中国企业“扬长”可以强调巨大的中国市场与用户需求。从个性而言,还可以根据买方在行业内的经验、地位以及收购后的协同效应,来吸引卖方。

法则四:避短,规避“中国溢价”

中化收购先正达的案例之所以“罕见”,是因为大多数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时,常常不得不支付额外的溢价,也就是所谓的China Premium。据笔者的观察和归纳,中国溢价的现象通常由三方面因素构成:中国买方公司缺乏海外并购经验、交易与监管的不确定性以及卖方公司的不信任情绪。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避免乃至最后杜绝这种中国溢价,需要专业的并购团队、流程通盘设计、时间表预留余量,以及熟悉当地语言文化的顾问从中斡旋。

法则五:通盘考虑,巨细靡遗

跨国并购,被认为是商业世界“皇冠上的明珠”,成功者,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失败者,捉襟见肘,左支右绌,面对双重监管,两头遭罪。安邦之前放弃收购喜达屋,其中一个阻力,各方猜测就是监管部门会对其收购资金来源存疑。为了规避阻力,应尽量使用当地语言与卖方沟通,严格尽调,如有必要,还可请教熟悉当地法规制度的专家。

法则六:联姻易、相守难;交割易、整合难

整合难,并不仅仅指整合后的第一天,所要履行的诸多法律手续、交割手续以及发布各种公告,而是指法律意义上合并后,买卖双方在业务上的真正融合。婚姻中,领证容易,过日子难。整合就是并购中的“过日子”。

跨境并购中的整合,其精髓是把两个或者多个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形成更有价值和更有效率的一个整体,这自然涉及运营、人事、财务、法律以及IT系统等部门的整合,相比境内交易整合更为繁复。在每个不同的阶段,企业家所面临的挑战都会有所不同,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不同。

法则七: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除了聘请买方团队主动捕获标的外,买方还需聘请各种类型的“外脑”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尽管聘请全方位的顾问团队,需要额外花费,但顾问团队帮买方适时挖掘隐形实力,并且在谈判中获得了有利筹码,相对于整个海外收购的交易规模,实是省了大钱。一般而言,买方顾问的团队除了投行还包括税务师/会计师、知识产权律师、劳工律师、公关专家以及政府关系与游说专家等。

近年来,全球并购交易量减少,而亚洲并购活动表现强势。今年一季度,亚洲并购交易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9%。而在亚太区域内的交易并购中,我国的表现尤为抢眼。看并购金额,我国已成世界最大收购方,仅今年一季度宣布的跨境并购交易总量就已达922亿美元,超过去年交易总量。但是,统计数据也显示,在近年众多已宣布的交易中,仅有67%的交易是成功的,这个比例低于美国、欧洲,甚至日本企业。可见,我国企业在跨境并购中面临相当多的挑战。

(作者系沃特中国CEO,馨兰资本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