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登陆A股 上海电影加速拓展影院终端

国内影视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国资电影企业也先后迈入了资本市场的大门。8月17日,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电影”)在上交所鸣锣上市。公司上市发行价10.19元/股,发行股数9350万股,开盘不久即达到最高涨幅限制。上海电影的业务涵盖了上影集团除制片以外的完整的电影发行放映产业链,堪称“最赚钱资产”,公司A股上市后还计划进一步增加影院终端,更好地分享影视市场增长红利。

相较于其他企业,上海电影的上市仪式显得格外隆重,且艺术氛围浓厚。仪式现场,以秦怡为代表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了题为《向电影致敬》的诗朗诵;导演王家卫、贾樟柯,知名艺人章子怡等也到场助阵,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与此同时,巨大的摇臂摄像机则捕捉着台上台下的每一处细节,记录下这一重要的时刻。

上海电影董事长任仲伦表示:“电影业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总是有一批人在坚守,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把中国电影向前推进;而就电影本身,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是造梦。因此,上影不仅仅是这个时代电影艺术的传承者,更是造梦人。”

作为上影集团的子公司,上海电影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影发行、院线、影院投资经营、电子票务等,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集电影发行与电影院线为一体的综合运营商之一。上海电影涵盖了除制片以外的完整的电影发行放映产业链,被称为电影行业中的“最赚钱资产”。任仲伦向记者介绍道:“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红利兑现在了院线端。”

据专业人士分析,按照目前电影票房的分账制度,扣除约9%的电影专项基金和税费后,“制片+发行”与“院线+影院”的分账比例通常为43%:57%。在此背景下,制片方需要票房收入达到其制片成本2.5倍以上,才能勉强保本,而院线端则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电影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联和院线是全国最大的电影院线之一,目前拥有超过300家加盟影院,2015年票房逾31亿元。截至2015年,上影旗下主打品牌“SFC上影影城”在单银幕产出和单座位产出两项核心经营指标上,都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对于未来计划,上海电影相关人士表示,看好院线市场的发展潜力,公司拟通过自建和外延并购两种方式,加速拓展影院终端规模,提升影响力。任仲伦表示,院线行业正在迎来整合浪潮,上海电影也会进行相应的战略布局,“我们的计划是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使自有影院数量超过百家,票房总额能够占到全国的5%。”

任仲伦预计,电影行业的高速增长还将持续三至五年,且在未来两年,中国或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场。但同时,我国人均银幕数、人均观影次数等指标还明显低于以北美为代表的成熟市场;从趋势上看,银幕数增幅整体呈下降趋势,而票房增幅则持续抬头,因此,中国电影市场尚存在进一步的挖潜空间。市场人士认为,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受观影需求增长及优秀影片供给扩容的双向驱动,我国电影票房市场的空间依然巨大。

除不断扩张已有的影院体系外,上海电影还计划加码发行和在线票务领域,拟打造“上影生态环”。上海电影旗下的电子商务网站“天下票仓”于2014年正式上线,已经形成了集在线票务、网上营销和电子商务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影市场网络平台。天下票仓的目标是充分发挥上影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深度整合发行营销资源,构建出完整的“影院+会员+平台”的业务模型和生态链。

打造资本市场的影业“桃花源”

——专访上影掌门人任仲伦

随着上海电影这艘影业旗舰于8月17日驶入资本市场,已在上影精耕细作十余年的任仲伦被聚焦在镁光灯下。

在影迷眼中,他是贾樟柯、王家卫等著名电影人的良师和益友;在上影人眼中,他是带领企业改革脱困、实现稳步发展的领路人;在海外影评人眼中,他是坚守人文艺术理念、坚持中国元素电影创作的文化使者;在国内同行眼中,他是上影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的实践者,也是国内电影产业在早年迷茫期时的指向标。如今,上海电影如愿登陆A股市场,身为上影集团兼上海电影董事长的任仲伦又将给A股投资者留下怎样的印象和记忆?

在任仲伦的名片上,名字后面醒目地印刻着“教授”二字。对于任仲伦而言,相较于“董事长、厂长”等企业经营者的称谓,曾有过高校任教经历的他,显然对于“学者”这一身份十分看重。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上影(包括集团和股份公司)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三敏主义”、“三箭齐发”等一些创新经营理念皆出自任仲伦的理论浓缩,并引领着上影一路向前。

面对资本市场这一全新的发展平台,任仲伦在一个细雨蒙蒙的仲夏午后接受了上证报记者的专访,言语自信而舒缓,从容地给记者展开了一幅上海电影的战略发展蓝图。

最优资产率先上市

“作为一家老牌国有企业,想要从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得拿出最优资产上市,向资本市场传递我们的信心,也让广大投资者看到我们的决心。”

作为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影集团”或“上影”)董事长、总裁,任仲伦坦言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从学校到报社,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事业上兜兜转转,任仲伦却始终怀着一颗追寻“桃花源”的心。正因为此,在中国电影举步维艰的时候,他选择了坚守;在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他又毫不犹豫地带领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电影”)投身资本化的浪潮中。

上影集团的资产证券化之路始于2012年。彼时,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及上海市国资委批复,上影集团将处于统一产业链的电影发行、院线经营及影院投资、开发和经营业务通过无偿划转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注入东方发行,而后者便是上海电影的前身。2012年7月,上海电影正式成立;同年12月,上海电影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

该上市计划出炉之后,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在当前电影产业中,影视资产整体上市的趋势愈发明显,反观上影集团此番单独分离出上海电影由其先行上市,其考量是什么?

“作为一家老牌国有企业,想要从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就得拿出最优资产(指上海电影)上市,向资本市场传递我们的信心,也让广大投资者看到我们的决心。”对于未将“制片”业务纳入上市资产的原因,任仲伦解释道。

事实上,打造“最优资产”并不简单,从确立上市计划到拿到IPO核准批文,漫长的等待过程中,任仲伦一刻不停地打磨着上海电影。

“这么多年来,中国电影票房从9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440亿元,其中最大的红利吸收者就是市场板块。”在任仲伦看来,影院、发行环节具有相当可观的盈利能力,但同期制片环节却始终未能补上大幅波动的短板。因此,集团最后的决定是:让盈利能力最佳的上海电影先行上市,通过获得市场的认同来打开资本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上影的“最优资产”,上海电影与万达院线、大地院线一样,已经具备完整的发行市场体系。从2003年开始,任仲伦就提出做“产业链”,十几年后的今天,上海电影不仅发展成为一家专业化的发行公司,同时还拥有综合性的院线和完整的影院管理体系。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中能做到上述三大业务板块“并行驰骋”的公司并不多。

当然,在上影集团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中,上海电影只是急先锋。“在上海电影IPO后,外界对上影集团后续的资本运作动向十分关注。未来是上影集团整体上市?还是制片公司单独上市?实话实说,目前还没有定论。”任仲伦强调,无论选择何种资本运作方式,最终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要有利于上影集团整体的发展壮大。

近年来,华谊兄弟、万达院线等民企抢先上市并借助资本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反观上海电影的资产证券化运作却似乎“慢了半拍”,这背后又有何隐情?

确实,对于上海电影这家老牌影视国企而言,此番上市实属不易。任仲伦坦言,在国内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国有电影企业曾经有过两次“掉队”。“一次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国有电影企业遇到困难,并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低迷期,但上影作为行业旗帜,不能也不会作出撤退的举动,唯有选择坚守;第二次则是在前一轮影视公司上市热潮中,国企、民企形成了‘龟兔赛跑’的局面,即由于国企存在大量的历史‘包袱’,一时间无法达到上市的‘体检标准’,因此落在他人之后。”

尽管资本运作稍慢半拍,从困境中走出来的上影集团和上海电影,却在近年来潜心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源。“改革发展至今,我们的优势不比那些已经上市的民企差,我们的特点和优势非常明显。”任仲伦说,上影67年的历史积累了特有的品牌优势,在行业内、国内外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同时,在资源储备上,上影有1000多部故事片、1300部译制片、1500多部纪录片,还有500多部美术片,这都是上影的核心优势。

至于上影过去的“短板”,任仲伦并不讳言:之前几年,由于制度的原因,上影一度在人才储备、激励方面有所落后。“但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上影如今在人才培养方面已有了很大突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行业中招募最优秀的人才,目前我们的员工年龄层较为年轻,团队中包括了大量的80、90后人才。”

在任仲伦看来,实体经营和资本运作始终是上市公司的两个支撑点。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上海电影上市后的经营运作又有着怎样的构想?“毫无疑问,上市公司本质上也是一家企业,对企业而言,实业基础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上海电影要坚守,不能偏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坚持发行优先、重点发展影院建设;同时我们也会寻找时机,适时地兼并、收购,做延伸性的投资,但必须以反哺上影主营业务为前提。”

从“产业链”到“发行优先”

“在发展战略上,我们追求的是快速稳健发展,并不追求市场占有率一定要超过谁。而在影院发展层面,我们讲究收益率和占有率并进,但把收益率(利润率)看得更重。”

在外界眼中,上影集团从2000年初的困境中走出来,再到如今率先实现国有影企资产证券化,离不开任仲伦提出的“产业链”概念。

“我2003年5月上任,10月份就去了美国考察,到同行那里我也不怕他们嘲笑我,就问了一个最最简单的问题:电影赚不赚钱?电影怎么赚钱?而这也是那时候我和别人聊天时最常讨论的话题。”据任仲伦介绍,他当时在美国考察了两个礼拜,在回来的路上,厘清了上影的改革发展思路——做产业链。

何为产业链?任仲伦口中的“产业链”指的是包括电影制片、发行、院线、影院、技术、片场等在内的全产业链。

上影集团旗下包含多个业务板块,上海电影则是其中的市场板块平台。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上影集团已经将其包括院线经营、电影发行以及影院投资、开发和经营在内的与电影发行放映业务有关的全部经营性资产投入上海电影。上海电影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相较于其他同行,上海电影在发行、放映领域的市场配置最为完整。

资源配置的完整性,使得上海电影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有好几个第一:中国第一家合资影院是我们建的,2004年开业的上海永华电影城,连续几年都是全国票房第一;同时我们也是国内最早引进IMAX银幕和激光放映的公司。”任仲伦说。

更让任仲伦引以为傲的是,凭借全产业链的优势和精细化的经营管理,上海电影的自有影院单座位产出和单银幕产出也处在全国第一梯队。

数据显示,上海电影旗下现有影院数量为249家,覆盖全国23个省区、约90座城市,银幕数1319块。2014年实现票房收入22.74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约8%。在线票务的票房收入超过10亿元,会员总量近1000万人。谈及未来三年的发展,任仲伦希望可以做到发行10%、院线10%的目标(均指市场占有率)。

“在院线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这几年,我们对整个经营模式做出了调整,即‘发行优先’,我们发行业务最近三年的市场占有率从3%、5%到7%,发展很快,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后3年左右,在发行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能提升至10%。”任仲伦信心满满地表示。

在“发行优先”理念之下,上海电影2015年与浙江时代电影大世界有限公司、江苏幸福蓝海院线、河南奥斯卡院线、四川省电影公司一起组建“四海电影发行联盟”。据了解,“四海联盟”旗下共计拥有全国750家影院和4000块银幕,覆盖全国票房前50名的所有票仓城市,在全国约占20%的市场份额。今年四海联盟的目标份额为25%。

除发行领域,任仲伦对影院建设也十分看重。任仲伦认为,重点发展影院建设,既可以利用国家政策建造一些类似于上海影城的标志性旗舰店,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建造一些造价上相对经济的社区影院。

据了解,上海电影当前的影院布局计划是“以上海作为根据地,华东一片,长江一线,北京、四川、广东三点布局”。任仲伦进一步解释称,上海电影募投资金中相当一部分将用于影院发展,由此形成多种类型的影院。第一类是旗舰店,类似于上海影城;第二类是指建造在商业中心里的高端影院;第三类是社区影院,此类影院的规模不大,但对于观众来讲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此外,任仲伦还向记者描绘了未来影院的发展进化雏形。“以后我们的服务面将更广,未来的影院将具备多重功能性。大概七八年前我就提出,第三代影院除了提供观影服务以外,还应有体验服务。我的想法是,要留住观众,就要在他们观影前后的40分钟做文章,而相关的配套服务就成为我们下一代影院功能设计时的核心亮点。”

一边想帮观众“省钱”,同时又谋划如何在观影前后几十分钟的“消费”上做文章,这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在发展战略上,我们追求的是快速稳健发展,并不追求市场占有率一定要超过谁。而在影院发展层面,我们讲究收益率和占有率并进,但我们把收益率(利润率)看得更重,上影是利润至上、效益至上,市场占有率不是我们最重要的指标。”任仲伦强调。

创新引领新发展

以创新为支撑,单单一个“影”字便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经营空间,这其中包括了影像制作、影像传输、影像体验。究竟该怎么做?任仲伦提出了“三敏主义”和“三箭齐发”两大经营理念

虽然任仲伦已到花甲之年,但从他身上仍能感受到满满的创新精神,他珍惜一切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对国外电影同行的先进经验、理念。

好莱坞是电影产业的殿堂,任仲伦自然不会错过。“我差不多每年都到美国去一次,其他国家跑得很少,因为我们出国会有次数指标限制,我宁可放弃其他国家,但每年也要到美国去学习考察一番,去学习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以创新为支撑,在任仲伦看来,单单一个“影”字便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经营空间,这其中包括了影像制作、影像传输、影像体验。但究竟该怎么做呢?任仲伦提出了“三敏主义”和“三箭齐发”两大经营理念。

“三敏主义”即敏感、敏捷、敏锐。“国内电影企业对行业发展动向要敏感;在洞悉最新行业发展动向后,与此相适应的经营运作反应要敏捷;更重要的是敏锐,比如现在VR很火,这就需要弄清楚VR对于电影产业意味着什么?到底有没有用?”任仲伦强调:“上影这几年走得比较稳,发展速度虽不是非常快,但也没有犯过大的战略错误,因为我们经常在思考。”

“上影没有烂片。”任仲伦自豪地说。他提出“三箭齐发”(上影出品、上影市场、上影片场),通过三大核心竞争产品构成上影集团全产业链的标志。

谈及上影出品,任仲伦称:“我希望给人一种印象:上影出品的电影是有力量的,或者是思想力量、或者是艺术力量、或者是人物力量等。”

对于“上影市场”,任仲伦希望在上海电影上市后,有较好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快速稳健发展。

而其对“上影片场”的厚望,则是希望打造出老上海的“环球影城”,配合以生动逼真的影像体验。

任仲伦向记者介绍,上影集团的车墩影视基地现在有600亩地,已开发了300多亩,第二步开发的重点则是要做影像体验。“我们不会像迪士尼那样搞大型场景,也不会像欢乐谷那样搞大型游艺,我们追求的是专业化运作,且与从事的电影产业有关联。”

就电影本身而言,任仲伦也十分善于创新。“最近,我在跟李安讨论如何把他手头的一个进口片题材变为国产片,因为没有哪项规定说中国企业、中国资本不能拍国际题材的电影。”

当然,在追求效益和利润的同时,任仲伦时刻铭记国有电影企业所需承担着的社会责任。“上影集团在制片环节提出的要求是三足鼎立:主流电影、商业片、人文艺术,我们都会拍,并且拍得精、拍得好。”

有人说,电影界有三对黄金搭档,任仲伦和贾樟柯便是其中的一对。从2004年的《世界》到2015年的《山河故人》,两人在10年间一共合作了7部电影。任仲伦说:“贾樟柯的电影看似普通,但如果把他这十几年拍的电影串联起来,就会有史诗的意味,因为没有一个中国导演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内,一直关注大的变革时期中小人物的命运和情感,但他做到了,所以我们也应该支持。”

除了老搭档贾樟柯,“上影出品”最新的计划是:和王家卫合作拍摄《繁花》,与徐克合作《法门寺密码》等。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任仲伦告诉记者,在上影拥有的动画IP中,他最喜欢的是《没头脑和不高兴》。“这部作品中,有小孩子天性里的两大弱点,男孩子经常没头脑,女孩经常不高兴,小朋友们看到他们俩的表现会有深深的共鸣。以后我们每年拍一部,形成系列剧,肯定会很有市场。”

不难发现,当理想与现实相遇,任仲伦还是保持着一颗童心。正是他,从老师转身变为“电影人”;提议做“产业链”,将上影集团从行业低谷中拉出;计划建设第三代影院,既减少观影分层现象,又增加影院乐趣;支持文艺电影,拍了十年的贾樟柯系列电影;想给大人和小孩造一个特别的电影乐园,讲述老上海的电影故事;每年都飞往美国,从好莱坞取经;自认是理想主义者,一直走在寻求心中“桃花源”的道路上。

作者:吴绮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