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分级基金“暂停注册” 存量市场变数犹存

风光一时的分级基金在沉寂一年后传来利空消息。

8月19日,证监会发言人表示,考虑到分级基金产品设计及交易机制较为复杂,普通投资者不易理解,并且去年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证监会暂停了此类产品注册工作。“目前,我会正在研究完善分级基金相关监管安排。”

“从去年股灾开始分级基金监管导向趋于保守已经初露端倪,此次停止批复(分级基金)新产品也在预期之内。”华南某公募基金相关人士的观点或代表业内人士共识。

虽然相比于2014年、2015年间分级基金在牛市中的炙手可热,以及规模、数量的飙升,近一年来,分级基金的多少有些落寞,但是,即便分级基金审批出现变数,对于目前分级基金的存量市场,业内人士也并不悲观。

据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自6月中旬以来,分级基金场内份额实现连续九周净流入。

监管警示风险

事实上,对于分级基金何去何从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一年之久。

早在2015年8月份,因在“股灾”中,频现跌停而引发下折行情给投资者带来了巨亏,分级基金就被监管层盯上了。

在去年8月份证监会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发言人表示,考虑到分级基金机制较为复杂,普通投资者不易理解,且前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此,我会暂缓了此类产品的注册工作,并正在研究有关政策。

Wind统计显示,当时待批的近200只分级基金,至今仍处于待审批状态。最后一批成立的10只分级产品,虽然赶上了末班车,但眼下的处境也不容乐观,只能在转换类型、清盘和原地踏步之间抉择。

根据基金公告资料,记者发现,在最后获批成立的10只分级基金中,有6只已经相继转成上市型开放式基金(LOF基金),中融中证白酒、银华中证一带一路、银华中证国防安全则以清盘收尾,仅存的建信中证申万有色金属仍未做出选择。

从一年前监管层暂停分级基金审批以来,围绕分级基金的风险控制、投资者教育、监管导向等方面的讨论就此起彼伏。

今年年初市场低迷阶段,上海一家公募基金的高管向记者透露,针对分级基金的问题,监管部门在业内不断地征求意见,而对于分级基金的去留,业界也是各执一词。

“对于存量运作的分级基金产品,监管层在反复强调投资者的风控教育,防范风险。”该公募高管当时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他所任职的基金公司旗下管理着多只分级基金产品。

记者注意到,从证监会6月份下发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对分级基金的态度也有所体现。文件指出,基金中基金不得持有具有复杂、衍生品性质的基金份额,中国证监会另行规定的除外。具有复杂、衍生品性质的基金份额是指分级基金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基金份额。

“在当前监管层发力控风险阶段,稳健比创新更重要,因此对于分级基金这类创新型的金融杆杠产品,监管决策会更为审慎保守。”北京一家公募基金的研究员告诉记者。

谈及分级基金的未来,前述华南公募基金人士认为,随着监管层对杠杆风险的重视,未来存量分级基金投资者的参与门槛或许会有所变化,尤其是在专业认知水平和防范杠杆风险的意识以及抗风险的能力等方面。

Wind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运行的186只分级基金产品(各份额合并计算)中,有106只是在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之间成立的,仅2015年就成立了91只分级基金。

存量市场可期

在股灾带来的极端行情中,分级基金迎来下折潮,分级B的杠杆则成了投资者的一场劫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牛市后期追入的跟风投资者,一天内实际亏损数十个百分点的投资者也并不少见。更有甚者于下折基准日在二级市场买入分级B,在下折后一天内损失超过50%。

下跌行情中的加杠杆,令投资者损失惨重,分级基金产品也纷纷遭遇巨额净赎回的考验。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分级基金规模仅剩2137.8亿元,其中单只基金管理规模超过百亿的仅剩4只,28只基金资产净值已不足5000万。

虽然监管层未来对分级基金的审批可能出现变数,而分级基金市场也经历了一年的低迷期,但对于目前分级基金的存量市场,公募基金人士似乎并没有那么悲观。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基金经理表示,从深交所官网披露的场内规模变动来看,分级基金并没有明显缩量,因此,“不再批复”的说法并未对当前的分级基金市场运作造成直接影响。“毕竟,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中,分级B显然是既难得又便利的杠杆工具。”

某公募基金业务人士也表示,“分级基金市场目前并没有那么糟。”他指出,经历了极端行情的平复之后,除了在股灾前后新成立的分级基金比较特殊外,分级基金整体的规模比较稳定。

“分级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工具,它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以近期的市场情况看,一旦市场有所回暖,分级基金就会有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