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轮值CEO只是扮演COO角色

对于华为轮值CEO的制度,其实就是一个企业就其领导人的更替所做的一些尝试。当然,华为的做法和成熟跨国企业的做法有些不同,但毕竟是一种探索。

我认同华为这种尝试的态度。本质上说,尽管目前华为的实践被称为轮值CEO,但从操作层面来看,这个CEO还只是扮演了一个COO(首席运营官)的角色。因为CEO有短期和长期的两种责任,长期责任是制定战略、分配资源和安排人员;短期来说就是要平衡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出日常经营决策,以达到企业平稳发展,按照计划完成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

华为的轮值CEO制度每半年轮值一次,从具体操作来看,半年一次轮值不可能对企业中长期战略有一个清晰的责任,我也不认为在做轮值CEO的时候能够负责任地为华为做出有关长期的投资或长期战略决策。真是如此的话,前一任做满6个月,后一任就来轮值,恐怕难以落实协调;这仅仅能展现出后备领导人在解决短期的、日常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的决策能力和领导力。所以,本质上来看,他们只是扮演了轮值COO的角色——尽管称呼不同。这种情况下,任正非恐怕还是长期战略的最终决策者。

轮值CEO制度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轮值时做不做事关长期的重大决策?这个问题在目前的轮值制度下显得比较尴尬:如果做重大决策的话,这种决策的意义不大,6个月之后不知道将面临怎样的改变;如果不做重大决策,又体现不出轮值CEO在业务上的预见性,在执行层面,执行者也会变得犹豫不决。可以想象,在未来一两年的实践中,这会是一个比较尴尬的现象。如果这个轮值制度时间太长,可以说轮值者都无法做出大的决策或调整,只能做出一些小的决策,执行者也将失去主动性。

尽管是CEO,但在轮值的过程中体现的是COO的职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每个人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思路,以及解决短期问题的能力,但制定长期战略、分配资源及培养领导人的综合领导能力,在6个月的轮值中是没法体现出来的。如果真是从长期来培养华为的最高领导者,更为合适的方法是把集团业务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几块,让不同的未来备选领导人负责不同的业务,并真正担当一个CEO的角色。这会比在集团层面进行名义上的CEO轮值的做法更好一些。具体说,应该给各业务单元的CEO五到八年的周期,赋予其足够的权限、资源和时间,带领自己的业务单元在市场竞争中进行展现各自的领导力。集团可以依据各业务单元在各自市场中的表现,以及各CEO在平衡短期与长期,在战略决策以及日常经营能力方面对各CEO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选择出一个集团的未来领导者。如果需要排除市场因素更充分地考察每个业务单元CEO的领导能力,也可以对业务单元的CEO进行轮换——在一个业务单元成功的CEO可以被提升到更大业务单元,也可以轮换至一个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业务单元。

企业随着规模变大,管理复杂程度会成倍上升。而将业务按照客户群体、地域,或者按照产品、技术等分成多个业务单元,并且将各项决策分拆到每个业务单元,形成M型(多业务单元)组织架构,将可以大大简化企业的管理复杂程度,提升管理效率。这是所有大型企业转型的普遍规律。而这种架构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在一个大型企业集团中培养多个业务单元CEO,最终为集团CEO培养后续领导。

很多企业都在从管理体制方面摸索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我认为华为轮值CEO制度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有益尝试,有着它自身的现实背景。但是,与其在集团层面进行一个表面上的CEO轮值,本质上的COO轮值,还不如放权到业务单元,在业务单元层面进行一个真正的业务单元CEO负责制,为集团内部有能力的领导者创造一个展现领导力的舞台,为集团的永续经营培养一代代的未来领导人。

作者:张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