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互金回归普惠金融本质 PPP项目成新宠

2016年互联网金融真正进入监管元年。 自最严信披指引后,监管层相继出台了强化资金存管意见稿,且明确要求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余额上限不得超过20万元。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普惠金融在资产端的关键是小额分散,因此,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回归普惠金融本质,是其未来发展的出路。

此外,政府与社会合作的PPP项目,一直被认为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监管元年以及“资产荒”重压之下,究竟该如何将两者之间进行融合,以及互金平台究竟该如何突围当前的发展瓶颈呢?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伯云对笔者表示,目前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就是建立诚信体系基础以及加强平台治理,而打破该瓶颈的关键在于风控和诚信。

建立诚信体系打破瓶颈

自从去年年底开始,互金行业的跑路潮和倒闭潮愈演愈烈,甚至让不少投资者“闻虎色变”。随之而来的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风暴,使得行业愈加低沉。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似乎遇到了难题。对此,周伯云认为,国家诚信体系基础薄弱是发展中最主要的瓶颈,而要想打破该瓶颈,最主要的就是在风控和诚信体系建设上发力。

“当诚信体系基础建立之后,每一个个体都愿意尝试借款,负担得起利息,可以通过借款促进消费、促进企业发展、解决就业,达到增进税收,安定社会的作用。另一个方面来看,普惠金融发展要想取得投资人的信任,势必需要互金企业加强内部治理,强化风控,通过对借款人多纬度的评估,确保对投资人负责。”

周伯云进一步表示,针对投资者在跑路潮、倒闭潮之后对行业的不大信任,除了是投资者对新鲜事物的不同理解之外,这还是一种规律,新鲜事物刚出来,大家一拥而上,随着运营成本的增加,优胜劣汰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此外,在周伯云看来,科技创新也是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在努力创新中,可以说都是在互相竞争、互相超越,积极提高自身水平,形成良性发展。对于从业者来说,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学习他人做的好的方面。”

在大浪淘沙的当下,究竟怎样的互金平台能够最后胜出呢?周伯云认为,关键点在于要提高专业度,也就是提高风控能力,完善风控体系;其次,挖掘优质的资产端,找到优质的借款人。同时在大健康、大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布局,达到规避风险的效果。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前景是很巨大的,利用互联网进行对接,节约了社会时间,节省人力成本。作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想要推进PPP项目、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要靠平台自身的综合管理,从而满足时代的需求。”周伯云强调。

促进互金与PPP项目融合

在当前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如何寻找优质资产端正成为互金平台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关键。PPP项目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一部分,由于其是政府将市场机制引进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而备受关注,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该模式中“政府”和“公共基础设施”。

实际上,PPP项目的合作模式,相当于政府出面提供大型基建项目作为资产,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合作,在资产安全方面是值得信赖的,可见,PPP项目出于资产方面的优势,在未来必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内新宠儿。

在监管元年和“资产荒”的双重重压下,究竟该如何将互联网金融与PPP项目结合,以及促进PPP项目发展?

周伯云表示,原来互联网金融有很多平台退资,实际上国家的发展需要将实体经济发展起来,而把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资金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是一个有效途径。

“因为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和城市的管理、污水处理相对比较发达,但是中部、西部还有东北部相对比较落后。这样来说,推动中部、西部这些地区的发展空间比较大。但是完全靠政府推动的话效率可能会低一些。民间也推一把,政府和企业必须结合,这样的效率才是最高的。”周伯云说。

由于PPP项目有政府进行托底,所以其项目收益也相对稳定。周伯云指出,从发展角度看,收益应该计算它的时间、回收、建设、运营、移交给政府,这个过程中,相比存款利率的下降、货币相对贬值,PPP项目预期收益相对高。

优质的资产端必然成为各家平台竞相争取的焦点,这势必会造成在PPP项目中有这样一种困境,好的项目可能不一定能投的上,但是一般投资人看不清楚的项目又不敢投。

周伯云认为,其实质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所致,更需要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它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中积累经验。如果PPP项目一旦成功,它的衍生价值就会较长。

“比如建造一个机场需要很多材料,或者建造一个污水处理厂也需要很多材料,前期需要很多资金,因为没有资金才去做PPP项目。所以前期肯定是要民间参与,政府和别的企业参与,或者国有企业参与。这样一来就需要向投资人解释清楚,项目的回收期有多长,它的利润空间有多大,它的风险系数在哪里,要给提示。也不能说所有的PPP项目都保证不亏钱、完全挣钱。这个对于每个平台是不一样的。要对项目进行筛选、甄别、测算。”

定位于小额、分散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大部分的PPP项目其投资金额都较大,究竟该如何将其与当前监管要求进行匹配成为难点。

周伯云表示,如果对一个项目进行精准测算后,可以将数据提交给相关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因为它们也需要好的资产。作为互金企业前期需要去筛选,筛选完以后去分析。让大家能看到(项目)已经成行并可以被评估,这样就可以和一些金融机构进行合作。

“也就是说前期需要互联网金融的资金进行对接,中期后期还是需要大的金融机构去协商、对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共生的关系。也就是说银行等这些大型金融机构对贷款有自己的指标,需要评估这个企业到底好不好,如果贷款的话一般都需要抵押物,一般还需要股权质押。”周伯云说。

对于一个从无到有的PPP项目,周伯云认为,互联网金融需要做的就是一个“天使投资”的作用,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将一个PPP项目,从一无所有,做到有股权质押、或者资产质押,让银行、保险愿意进入这个项目,从而形成稳定的收益,达到多方共赢。PPP项目是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的一种衍生,善林金融已经在贵州和一些西部地区也在做尝试,这些项目类同与PPP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