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体育产业要风口飞翔 亟待插上市场的翅膀

“刘翔赢了!”“女排夺冠了!”

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虽然有着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但同样是伴随着央视体育解说员近乎沙哑的嘶吼,也同样迎来了13亿民众发自肺腑的喝彩与掌声。

自从1984年新中国派出的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32年间我国健儿共夺取超过200枚奥运金牌。但在另一方面,奥运金牌大户与全民体育素质之间的反差,也逐渐暴露出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民众投入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参与度还存在很大差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国务院出台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战略的出台自然能为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增添极大的助力,无论是场馆的兴建、中小学对体育课的重视和器材的重点配置,都能让体育产业实实在在从中受益。客观地说,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囿于人口多、底子薄的现状,特别是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有着对资金更急迫的需求,因此对文教卫体中一贯排在“末座”的体育产业来说,除了政策的扶持以外,恐怕还得通过其他的途径寻求臂助。毫无疑问,这样的助力完全可以来自于市场。

想当初,李娜脱离网管中心单飞,不再依靠国家对她的投入,却意外找到了一条商业化的路径,不仅打出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而且能够请得起一流的教练和医疗等辅助团队,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这靠的是市场。

而姚明的商业规划团队“姚之队”就更加典型。依靠为中国人寿、VISA信用卡、苹果电脑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代言,姚明不仅帮助海内外企业相互融入对方市场,更利用自身影响力帮助推广篮球等赛事,从而让更多的人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这依靠的更是市场。

再往前推,退役的“体操王子”李宁在20多年前创下的体育用品公司,不仅成为第一家以运动员命名的品牌,更成为“中国造”体育品牌的代表。如今,以李宁、安踏、361、匹克等为龙头的中国企业,已经踏出国门,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和耐克、阿迪达斯等一线品牌竞争。这自然还是市场的力量。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祖国大陆百废待兴,文艺事业同样也在经历十年浩劫之后缓慢复苏。就在此刻,来自宝岛台湾的歌手邓丽君以清新、自然的歌路让大陆同胞耳目一新,在刮起一阵歌坛旋风的同时,两岸文艺评论界也为歌手给出了“10亿个掌声”的崇高美誉。这种民众自发的热情,很大程度上为当时的流行歌坛焕发出新的活力,其后流行歌曲日益普及,如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般涌现的一批批歌手,也让演艺市场星光熠熠,并造就了今天产业的繁荣。

在体育日益职业化的今天,姚明、刘翔、李娜等明星球员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顶级影视歌坛演艺界人士。有了这样的代表,有了一家家愿意投身体育事业的企业,再加上试图借助政策风口获得投资机会的民间资本……有了所有这些元素,我们最后只需要把电视机前的“13亿掌声”推向球场、推向跑道,那么,何愁体育产业不能腾飞,何愁全民健身不能实现?

作者: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