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海珠区龙潭村纶生白公祠 百年祠堂中流传慈善佳话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何蕊 实习生 陈少韩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坐落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滘镇的龙潭村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黄、白、何、李、杜、吴、陈、梁等8个主要姓氏聚居于此。在众多古建筑中,纶生白公祠尤为典雅华贵。据记载,纶生白公祠于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动工兴建,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完工,历时27年。虽然祠堂只有百余年历史,但祠堂的主人——白纶生的美谈却在村民口中广为流传。日前,记者在白氏第19代后人白锦华的带领下,走进了纶生白公祠。

故事

白手起家乐善好施

在龙潭村里,一直流传着大慈善家白纶生的故事,他的故事也一直影响和鼓励着后人。

清道光三年(1823年),白纶生出生在龙潭村一个贫农家庭,在家排行老二,故后人称他为白老二。白纶生的母亲早逝,父亲为他找来了一个继母,但继母待他非常刻薄。他曾因生活的种种不顺想上吊寻短见,不过并未成功。1838年,白纶生跟随堂舅父在十三行谋生,后来却因为没有事先询问舅父而与英国商人签订售卖洋货合同,被舅父指责,舅父将其开除赶走。在街头徘徊之际,白纶生巧遇曾和他订货的英国商人,并在商人的建议下,决定白手起家,自己做起了生意。

出生贫寒的白纶生在发家致富后,对救济穷苦人以及家乡建设不遗余力。他创立善堂、救济穷人,为家乡修桥建路。“龙潭村是个水乡,出入交通多用船艇,如果走陆路,必须要走邻村的田基。白纶生发家致富后,向邻村买了大片土地作为村路。现在龙潭村里的白石街、白石桥大部分都是由他出资建造。”白锦华说。白纶生去世后,他的后人坚持遵循他的遗训,致力于救济穷苦人家。

1890年湖南水灾,白纶生捐赠了一大笔赈灾款。两广总督李瀚章得知白纶生的善举之后,奏知光绪皇帝。光绪皇帝为了表彰白纶生的善行,下旨赐给他一座“乐善好施”的牌坊。如今,沿着龙潭村牌坊直入几百米,在小桥流水间,便可见到这座三间四柱的花岗岩“圣旨牌坊”。

历史

历时27年建造完成

纶生白公祠是龙潭村仅存的一间白氏祠堂,是白纶生在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资动工兴建,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完工,历时27年。当祠堂建成时,白纶生早已去世7年,而村民为了纪念白纶生的善举,把该祠堂称为纶生白公祠,俗称白家祠。1993年,纶生白公祠被广州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间祠堂为何花了27年来建造?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何礼谦表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祠堂要建在何氏宗祠的地块上,所以涉及到土地转让、旧屋拆迁等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白纶生对祠堂设计、建造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花大量时间寻找优质的材料,精雕细刻。“纶生白公祠内的砖雕、石雕、木雕等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它成为海珠区第一间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

据媒体报道,2005年,纶生白公祠曾被改建为一间幼儿园,遭到了不少村民的反对。后来,经白氏族人向相关部门反映,纶生白公祠交由白氏后人以及龙潭经济联合社共同管理,幼儿园也迁了出去。如今,祠堂并不对外开放,只有每年清明祭祖等节日才会开放。

建筑

内部装饰精美生动

据介绍,纶生白公祠坐东向西,三进两天井,左右有两廊两舍,占地约1000平方米。

走进祠堂,每一处细节都展现了匠人精致的工艺。明间的左右石栏杆上均有一只小石狮子,石狮子口内有石珠,珠子虽能滚动,但无法取出。白锦华告诉记者,石狮子口内的石珠是采用了中国传统雕刻技术镂空雕制作出来的。“左侧栏杆上的小石狮子牙齿缺失,是当年被日军敲断的,当时日军可能是想将珠子拿出来,但即使把牙齿敲断,珠子也依旧无法取出。”

祠堂均以白石为地基,墙壁用水墨青砖砌成,内部装饰精美,斗拱、柱梁以及柱基上都刻有精美的人物或者动植物,造型生动。

除了正门两边的木制门联外,中堂和后堂的四对木柱上也刻有四副对联,分别用不同风格的楷书字体进行书写。最为特别的是,这四副对联并非挂在柱体上,而是直接在柱体上雕刻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