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境外机构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 依旧偏好国债等利率债

⊙招商银行

境外机构在10 月份单月增持153亿元人民币债券。自今年3月,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以来,境外机构已累计增持1985 亿元人民币债券。境外机构依旧偏好国债等利率债,10月份单月增持229 亿元利率债,其中增持120 亿元国债。债券市场开放以及人民币加入SDR 的政策效应不容小觑。目前,境外机构在我国国债市场中占比提升至3.77%,在债券市场整体中占比略微提升至1.35%,境外占比依然具备大幅提升空间。人民币汇率预期以及中美利差等价格型指标,央行外汇占款、银行结售汇、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等跨境资本流动相关的数量型指标,均与境外机构增减持人民币债券具有较强相关关系,数量型指标更是具备一定预测能力。

未来,随着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以及相关政策效应的不断发酵,使得境外机构进一步增持人民币债券成为大概率事件,而美国大选后相关财政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提高、以及意大利公投等风险因素,则可能对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节奏造成影响。

⊙招商银行

根据中债登与上清所最新发布的托管数据,10月份,境外机构在中债登的债券托管总量达到7432亿元,10月份单月增持债券168亿元;境外机构在上清所的债券托管总量为235亿元,10月单月下降了15亿元。10月份当月,境外机构在中债登与上清所合计增持了153亿元人民币债券,相比9月份增持量减少219亿元。其中,境外机构依旧偏好国债等利率债,10月份单月增持利率债229亿元,其中包含国债120亿元,目前境外机构已连续12个月增持国债。

在我国国债市场中,境外机构的占比由年初的2.62%进一步提升至3.77%,境外机构对我国国债的青睐热度持续不减。此外,在我国整体债券市场中,境外机构的占比也由年初时的1.26%略微提升至1.35%。相比其他已开放的债券市场,我国债券市场中的境外机构占比依然具备大幅提升的空间。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境外机构10月份在上清所的债券托管量有所减少,该变动长期以来主要受到其持有的同业存单部分变动的影响。

多重因素影响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

我国央行于今年2月份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的“3号文”,自3月份以来,境外机构已经累计增持人民币债券规模达1985亿元(约合300亿美元)。其中,3月份以来已累计增持国债约1454亿元(约合220亿美元),累计增持利率债高达2456亿元(约合370亿美元)。债券市场开放以及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政策效应所带来的市场影响不容小觑。

虽然10月份人民币汇率贬值约1.5%,境外机构增持规模相对于9月份有所缩减,但从历史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境外机构持债行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人民币汇率走弱,不一定会导致境外机构放缓步伐持有我国债券,这可能与境外机构的“配置”需求有关。而汇率变动与增持节奏之间关系的弱化在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也与我们之前的研究报告《韩国债券市场开放的历程及影响》中分析的韩国债券市场的情况有相似之处,韩国在其债市开放初期,韩元持续大幅升值,但并未保证境外机构大举进入韩国债市。

抛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不谈,观察人民币远期汇率升贴水变化发现,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变化对境外机构的持债行为具有更好的解释能力,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境外机构往往减持人民币债券。

对境外机构而言,我国债券的较高收益率依然具备相当的吸引力。央行外汇占款、银行结售汇以及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等与跨境资本流动相关的数量型指标,对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节奏则具有一定预测能力,跨境资金流动情况相关指标逆差的收窄,往往使得在当期或下一期的境外机构对人民币债券增持力度加大,反之亦然。由于受到技术层面或内部风控等因素影响,在上述指标之间相关关系背后,则反映了境外机构购入人民币后,并不一定会马上用人民币资金购债,这一操作上可能存在时滞,导致外汇占款等数量型指标具备一定的领先性。

未来境外机构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是大概率事件

展望未来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外汇市场供求情况将可能出现改善,结合我国债券市场开放以及人民币加入SDR的政策效应不断发酵,近几个月需要考虑未来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下一任美国总统在政策上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变动导致美元指数波动、意大利公投等政治事件对全球投资者情绪的冲击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境外机构对人民币债券的增持行为。

(执笔:谢亚轩、林澍、张一平、闫玲、刘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