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敬伟:联储加息和欧佩克减产是否会扰动全球市场

11月30日18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维也纳举行正式会议,以敲定9月28日达成的减产协议框架。多位OPEC与会者称冻产协议有望达成,国际油价涨幅继续扩大,布油、WTI均涨逾8%。

2016年即将过去,最后一个月还会飞来黑天鹅吗?市场风云变幻,难以预料——当下最大的问题是“加减法”会否扰动全球市场?

所谓加法,指的是美联储加息。减法则是产油国能否在维也纳会议上达成减产协议。两者都关涉全球市场的未来,影响全球宏观经济的走向。

美联储加息预期一直到11月份,都成空了。这甚至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的政策权谋,不过这有点阴谋化。决定美联储加息的关键是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伴随着美国经济各项指标的好转,如经济增长、劳动力就业、核心通胀率等达到预期,耶伦和她的同事也开始达成加息共识。当然,美联储也未必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由于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在货币政策上倾向鹰派,加之美国经济表现得力,看来12月份加息应是相当笃定。

据华尔街见闻消息,随着个人消费支出和政府支出回升,以及出口回暖,美国三季度GDP向上修正至3.2%,增速创两年新高。美国三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也向上大幅修正。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大大增加。

不过,由于美元近来针对全球货币维持升值态势。这对美联储加息概率造成怎样的影响,还需后市关注。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去年底加息导致的新兴市场资产外流,尤其是使中国A股市场、汇市发生激烈波动,并对美国市场形成了倒逼压力。基于市场教训,美联储也会在最后一次加息政策会议时,充分考虑全球市场的表现与反作用力这个不容忽视的要素。

对中国和全球市场而言,经过去年底美联储首次加息的考验,对于美联储再次加息也应做好充分的风险防控。防止资本外流形成失控的涌流,从而导致市场失控。对人民币而言,目前已经形成了对美元汇率的“跌跌不休”——美联储加息会加大“跌”的趋势。由于人民币只是对美元走跌,对其他货币还在走强,因而监管层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目前维持顺市而为。但是,面对美联储加息带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央行还是要做好风险预案。

美联储“加法”带来的市场影响是跨年度的。对全球经济复苏是正面提振,还是带来新一波的全球市场紊乱,值得关注。

再看“减法”。自2014年6月全球原油价格呈现跌势之后,从OPEC到其他产油国,面对油价颓势不是抱团取暖、协商价格,而是通过内讧的方式在市场展开搏杀。结果是,美国新技术的页岩油市场没有被摧垮,以沙特为首的OPEC产油国遍体鳞伤。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也面临严重的危机。伊朗禁运被取消、伊拉克重新进入原油市场,更开始以低价抢占市场。

油市萧条之下,产油国开始协商限产和减产。从G20杭州峰会期间俄罗斯和沙特达成限产口头意向,到OPEC阿尔及利亚会议产油国与非产油国达成口头限产协议,再到上月底的维也纳会议伊朗和伊拉克要求豁免,都凸显出OPEC内部和产油国要达成限产的文字协议何其难。即使达成协议,各产油国为了本国利益,也很难将限产协议落实到位。

产油国要达成限产共识都很难,更别说做好减产的“减法”了。据华尔街见闻,在OPEC维也纳会议前,伊朗坚持不减产和沙特态度转为强硬,令市场对产油国达成限产协议变得悲观,油价重挫近4%,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等多个产油国货币跟随下跌。显然,产油国预见到了抱团取暖的必要性,但在利益面前落实“减法”必将伴随着无休止的口水战。

之前高盛预测,如果产油国无法达成协议,支撑油价的基本面则被削弱,也许油价不会跌至极端的20美元/桶,但油价将跌至40美元/桶。这对产油国而言,都非利好消息。

其实,即使产油国达成限产或减产协议,这种“减法”也无法挽救油市颓势。一是页岩油新技术降低了原油开采成本,高油价时代不可持续;二是清洁能源使用成为全球共识;三是产油国的原油依赖也要摒弃,否则难以维系其可持续发展。

年底本是总结的时候,但世界还在看着美联储和产油国做“加减法”。这也凸显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