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邱进:“普金”要解决中小企业两大痛点

(上接A07版)

在广州赚到“第一桶金”

普金科技雏形成立

2000年,当大家正热衷于考公务员时,邱进却选择辞职创业,这曾在当时的公务员体系轰动一时。邱进认识到,即使业务做得再好,若是没有外力推助,成长的过程也会异常漫长。

创业初期的邱进什么都想尝试,做过税务咨询,参与过会计事务所,搞过办税员培训……甚至在2003年时走了偏门去做物业管理。那时邱进参股公司的规模将近800人,从小区的管理到招标投标他都亲力亲为。

说到底,邱进并非做生意起家,而普金科技的发展需要现金流,物业公司可以提供这个资金支撑,“最困难时,员工的工资发不出来,我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来来回回三次,这让我看到了日后企业融资的重要性”。

由于合伙人选择的失误,2004年邱进撤出了物业公司,同时也因祸得福回到了原点,能让他专注于自己的老本行。但邱进认为,“只有接触了不同的行业,才能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什么,这也为后来普金金财税平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从2003到2004年,普金科技一直在做出口退税业务和信息化服务产品,他的公务员经历给公司带来了不少帮助。2005年,普金科技为广州市税务局做了申报系统,系统免费使用,收取少量会员服务费,这实质上就是最早的SaaS服务,也是普金科技的雏形。

同年,普金科技注册成立。

第一套查账系统

开启公司信息化时代

2008年对于普金科技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普金科技开始进入稽查领域,因为有多年来业务累积的数据,普金科技开发了一套自己的查账系统,为税务稽查提供服务。

当时,税务局在查某国有商业银行时遇到了困难,全国的税务系统都无法导出数据。恰逢普金科技在广州做过这种导出分析服务,邱进带领团队冲到了北京,仅仅用了12天,整理出了银行12T的数据,还原成报表交给税务局。自此,普金科技一炮打响,并顺势在全国推广业务。

在交谈中,邱进坦言:“税务领域的门槛特别高,之所以能够做下去是因为我对税务行业和信息化的了解,包括服务、专业,而技术只是实现它的手段而已。”

很快,邱进就走到了普金科技成立以来最难以抉择的交叉路口。“2008年我一直在考虑,到底是往中介税务服务走,还是往信息化税务服务走。”而税务信息化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技术、市场、人力资源投入。

最终邱进决定,从企业服务转回税务端服务,接触更多税务信息化业务,看看能不能把普金做大。“之所以这样选,是因为我觉得做服务顾问不可能做大,只能做精。客户是认人的,我的能力有限,就算一天不休息一年也跑不了100家企业,没法达到大规模标准化。”

抱着这样的目的,邱进的脑海中关于未来公司的方向渐渐明朗。“接触时间久了,一看到企业报表我就知道哪里有问题,我当时就想有没有可能把服务变成产品?也就是所谓的标准化。这也是我现在想做的,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还有业务的积累以及技术突破。”

得益于政策支持与补助

登陆新三板成财税第一股

2009年6月,证券业协会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规则性文件和操作性文件,中国新三板市场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得以确立。当时的普金科技发展到了瓶颈时期,人才、品牌、产品的投入压力很大,在转型期间开发了大量产品急需资金。

邱进回忆说:“那时候的新三板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我们就像小白鼠一样,但我们想做中国敢吃螃蟹的第一人。”2011年初,普金科技完成股改,正式更名为广州普金计算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月24日,普金科技成功挂牌新三板,前后融资5000万元。

从股改到挂牌新三板的三年间,普金科技拿到了来自广州市科技局的科技创新、上市培育基金,广州市商务委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天河区政府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租金补助,天河园区的上市融资补助和园区产业扶持资金等,总额超过190万元。

进入资本市场让普金科技对于服务有了新的思考。“2013、2014两年反复论证商业模式,不断跟中介机构、证券公司包括投资机构沟通,”邱进总结道,“其实2013年之前普金科技的定位不是特别清晰,放在资本大环境下发现有很多东西需要补充,所以2014年时提出了做中国最优秀、最专业的金财税信息化服务商。”直至后来,邱进又将这个想法进化成打造普金一站式金财税O2O生态圈,整个进化过程呈螺旋状上升。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战略方向,可以说邱进自身的经历助成。由于普金自身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邱进深谙这类企业最大的需求——融资;其次,企业都有纳税信用,如何搭建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如何切入,这两点形成了普金网为企业服务最根本的出发点。

“首先财税我做了十多年驾轻就熟,其次这个SaaS服务市场需求量也足够大,后来李克强总理提出的 互联网+ ,国家税务总局王军提出的 互联网+税务 ,都证明了这个方向可以走得很长远。

(下转A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