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党员服务在家门口

越秀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玉琴 通讯员 朱海靖 翟晓雪) “我们楼下出现了地陷,怀疑是附近地铁施工造成的,我们希望驻点领导介入协调此事。”近日,越秀区白云街东湖新村社区梅花楼的街坊们跑到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委会反映了这个问题,并希望驻点该社区的白云街党工委书记韩志鸿介入。据了解,白云街党工委班子领导分别驻点到各个社区,每周固定到社区坐镇为街坊办事,打造了党群联系的新纽带,也为越秀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样本。

白云街首创“夜间接待”

作为广州市典型的老城区、中心城区,越秀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种矛盾比较集中的城区,更早遇到了基层管理服务的瓶颈。如何适应基层治理的新变化,如何满足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项重大现实任务。近年来,越秀区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在强化基层组织整体功能、推动基层民主自治、改善基层民生福祉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其中,白云街就打造了党群联系的新纽带,为越秀区在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样本。

越秀区白云街党工委副书记王葵霞介绍说,在白云街有3支党员队伍,分别是党员骨干队伍、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党员专业人才队伍,它们形成了“网格+组织+队伍”的社区党建新格局。有了队伍,但如何真正服务到社区居民?白云街党工委以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切入点,由白云街党工委班子领导分别牵头组建了驻点团队,固定每周二为驻点日,到全街9个社区开展驻点联系工作。其中,韩志鸿就是驻点到东湖新村社区。根据安排,韩志鸿每周都会到社区里为街坊提供服务。

白云街还首创了“夜间接待”,即每周二晚7~9点都有一名驻点团队成员接待居民群众。同时,通过每周五上午“交叉”驻点,即9个驻点团队轮流到各个社区联系居民群众,更广泛地“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实现驻点“全天候”。

据了解,2015年越秀区各驻点团队共接待联系居民群众1074298人次,走访慰问住户商户342266户次,联系覆盖率为100%。发放民情联系卡379895张,收集意见建议8736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10256件。

党员帮扶让357人脱贫

在白云街的东湖新村社区里,有一个社区健康驿站,广州市中医院的李大鹏博士每月至少会来到这里一次开展义诊。据了解,越秀区下发了《越秀区党员义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由6755名党员志愿者按照自己的特长为社区提供帮困助学等16个方面的服务项目,形成了区、街、社区的三级联动义工服务体系,历年来总计为全区党员群众提供近60万人次的志愿服务,党员群众受益约243万人次。

与此同时,越秀区将“群众得实惠”放在工作重心之首,搭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平台,从2012年开始坚持实施万名机关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百个机关支部结对帮扶社区的“双结对”工程。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一万多名党团员参与帮扶活动,与全区5000多户困难群众结成了“一帮一、多帮一”的帮扶对子,实现了党员全参与,困难群众全覆盖。在帮扶形式上要求“四管齐下”,即思想帮扶、资金帮扶、物资帮扶和信息帮扶。在帮扶时间上要求坚持“四个一”:每月至少一次电话联系,每季至少一次上门探访,每季与困难群众所在社区至少进行一次情况沟通,每年为困难群众至少解决一个实际困难。同时,要求做到“四必访”:在困难群众突发重病时、困难群众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困难群众出现严重的思想问题时、传统重大节日时,要上门走访。

据了解,自2012年启动至今,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员,联系走访慰问困难群众7万多人次,送出帮扶资金和慰问品2079万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近万件,357人成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