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乌兰察布:搭上“南下快车” 带回发展机遇

刘苏文

从经度位置上看,内蒙古的乌兰察布与广东的深圳市可谓南北遥相呼应,从战略发展上看,这两座城市同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或许因为机缘巧合,近年来,乌兰察布与深圳市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紧密。《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12月2日在深圳召开的内蒙古乌兰察布2016深圳(珠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上,乌兰察布获得了总额60.05亿元的投资项目。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局长刘苏文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类似活动,不但构建了乌兰察布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还拓展了与深圳(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对接渠道,能够进一步壮大产业基础。

《中国企业报》:据说这次签约的项目多数落地在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否介绍一下,经开区有哪些优势吸引了投资商?

刘苏文:内蒙古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6年,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自治区级(省级)工业园区,是自治区24个重点园区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工业园区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市中心规划区,总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包括乌兰察布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绿色食品加工园、装备制造园、白海子综合产业园六个园区。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坚持用地集约化、产业多元化、项目集群化、服务人性化、合作和谐化的发展思路,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及让利于投资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赢得了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

《中国企业报》:支撑开发区发展的,在乌兰察布还有哪些支柱产业?如何布局?

刘苏文:在新型工业领域,乌兰察布现已形成新能源、石墨新材料、氟化工、氯碱化工、铁合金、信息“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围绕建设国家级开发区和新兴高端产业示范区的目标,开发区将形成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好面向首都、服务首都的大数据中心和云服务信息产业基地,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国家级开发区,向国家一流高新区行列看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国家高新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企业报》:众所周知,内蒙古是个能源大区,那么乌兰察布有哪些能源优势?

刘苏文:乌兰察布作为内蒙古西部电网“西电东送”的唯一通道,电力工业是乌兰察布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全市电力装机近1000万千瓦。电网建设已形成500KV为主的网架结构,所有进区的项目用电,可利用园区10KV线路接线使用,也可由变电站引专线用电,不仅电费价格全国最低,而且还能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保障和用电质量。

《中国企业报》:透过深圳招商,我们想了解一下,与你们更有就近之利的北京,有项目合作吗?

刘苏文:我们与北京有合作项目,我们的中心城区集宁距离北京300多公里,乌兰察布与北京中关村就合作建设了13平方公里的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成立了华北云服务承载中心、京津大数据处理中心、京津数据灾备中心和京蒙电子商贸服务中心。与北京的合作,通过推进云计算产业,将有力促进本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目前,华为、中信国安、软通动力、华唐集团等企业都已入驻乌兰察布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区。

《中国企业报》:以北京为接入口,乌兰察布如何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

刘苏文: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使我市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的前沿。2015年4月,乌兰察布及其毗邻地区被整体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们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力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乌兰察布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费东斌指出,乌兰察布是祖国北疆的亮丽风景线,是内蒙古距离北京最近的盟市,是连接华北、东北、西北和通往俄蒙欧的交通要道,是大自然赐予的避暑天堂,是一座旅游资源宝库,是一座大门初启的资源宝库。我们将搭载京津冀一体化“高速列车”,围绕首都、依托首都、保障首都、服务首都、得益于首都,努力成为“首都经济圈”和“乌大张”经济合作区中高效、高端、高吸纳的产业集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