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那里曾有一片 催生奇才怪才的土壤

⊙陈华文

——评《德国天才》

⊙陈华文

今天,说起德意志制造,在许多领域似乎就意味着品质。然而200年前,德国产品声名狼藉,“德意志制造”是劣质的代名词。德国为什么能奇迹般地崛起,不仅把老牌的英国远远甩在后面,而且引领世界工业制造潮流?除了社会制度、经济政策、科技创新因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灿若星河的天才,他们为人类步入现代世界立下了奇功。

“天才”一词,在德国有特殊含义,意味着魔力或神秘力量,而那些被誉为天才级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一生无不充满了风险,且时常卷入动荡之中。《德国天才》这部四卷本德国“百科全书”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德国为什么具有超常的爆发力?那些德国的天才们,何以会具有如此大的能量?

假如要概括这部著作,那可以这么讲:18世纪中期德意志命运的大转折,不是源于普鲁士的崛起及德国最终完成了统一,而是德意志大学的兴起。当时德国新型大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重塑了德意志与众不同的知识分子,从而引发了阅读革命。温克尔曼、莱辛、康德、费希特、歌德、贝多芬、莫扎特、克劳塞维茨、高斯、洪堡、门斯等天才人物陆续登上了德国历史舞台,促成了历史上的第三次文艺复兴,为德国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伴随着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的发展,受教育的中间阶层崛起,成为德国振兴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发明家、科学家,学术界面貌焕然一新,亥姆霍兹、黎曼、克劳修斯等人的自然科学成就为德国工业腾飞注入了活力,而克虏伯、西门子、拜耳、帕金、本茨等人,铸就了德国别具一格的工匠精神。从1871年德国统一至1933年魏玛共和国结束,可以视为有“两个德国”:一是高速发展、科技进步的工业德国;另一个是思想文化领域日趋崇尚褊狭民族主义的容克德国。维特根斯坦、荣格、斯宾格勒、聚贝尔、特赖奇克、狄尔泰、齐美尔、滕尼森、桑巴特、马克斯·韦伯等杰出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努力为德国的发展提供各种方案。但他们未能完成自己的真正使命,最终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泥潭,承受更为痛苦的精神和心灵折磨。

1933年希特勒上台,是德国的历史拐点。“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使德国失去了引以为傲的传统思想领域,艺术披上了“褐色”的外衣,政治沦为了纳粹的宣传工具。然而,法西斯的残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暂时中断了德国天才人物的涌现,无法完全遮蔽他们的光芒,德国在今日世界的地位和影响,也正是得益于约瑟夫·博伊斯、于尔根·哈贝马斯等天才的精神和品质。

德国天才在世界现代史上成群涌现,也是教育勃兴的收获。具体而言,是高等教育变革式发展的收获。据记载,最古老的大学是始建于1088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在工业革命前神学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年代,欧洲的大学无不以神学研究、注释经典为主要内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教育则处于边缘地位。十八世纪初,德意志的大学已多达50多所,而当时的英格兰,仅有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

1809年,洪堡兄弟携手创立了洪堡大学。这是世界上第一所新制大学,明确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该校注重人文与自然科学并行发展,不仅注重人才培养,还重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从此,大学再也不是只专注学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了。所以,有学者认为,洪堡大学是“现代大学之母”,这是不为过的。经过200年的发展,洪堡大学在1930年之前长期是欧洲乃至世界的学术中心。基于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比肩发展的理念,二战之前就贡献了2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哲学家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法学家萨维尼都曾在此任教,而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海涅、俾斯麦等一大批著名人物曾在此就读。

德国除了重视综合型、学术型的大学发展,还尤为重视应用技术型大学。这类大学在德国走向工业强国的历程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德国目前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工程师就是由这类大学培养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德国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摇篮。这类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实践课程,强调培养动手能力。比如德国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从这里走出来:奥迪公司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希、欧宝公司创始人亚当·欧宝、小奇迹公司(DKW)创始人拉斯姆森,火箭推进器发明者赫尔曼·奥伯特等等。

一个国家若要快速强盛,养成全民的阅读习惯是一项基础工程。18世纪早期,德国就展开了整个社会阶层的“阅读革命”:“到了18世纪晚期,对阅读的热衷在德国是那么普遍,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之相比,也没有哪个时代与当下相提并论。”上至显赫的官僚、下至靠体力吃饭的产业工人,都热爱读书。浓郁的阅读氛围,为各类天才人物的成长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都说德国是哲学与诗人的国度,其实德国在科学创造发明上的成就也是惊人的。就以19、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而言,德国就出现了两次巨大的变革,首先是X射线、电子和放射线的发现,其次是发现量子与相对论理论的横空出世。按《德国天才》的统计,仅1900年至1952年期间,在世上最重要的197位物理学家中,有52人是德国人,英国35人、法国33人、美国27人。

在当今科技高速猛进的世界,天才成群涌现的年代怕是很难有了,但无论什么时代,永远都渴求人才,因为那是最宝贵的资源,最珍贵的社会财富。今天的中国,经济社会处于爬坡过坎的转折期,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性,显得尤为急迫。而要盘活人才的这盘大棋,就得协同推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还要尽力给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空间和平台,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此,则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便更具底气及强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