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6,公募新锐基金经理崛起之年

2016年是“黑天鹅”频出的年份,2016年更是新锐基金经理崛起的年份。

近几年,大批担纲基金管理的新锐人才脱颖而出,占据市场最光彩的排名一线,并把多年积累的行业“高手”名单一举颠覆。翻看名单可以发现,兴业基金的腊博,中欧基金的周应波,嘉实基金的李化松,圆信永丰的洪流、范妍,天弘永定的肖志刚,国泰基金的吴向军,他们都是行业中正在被熟悉的名字,这个情况绝不是偶然。

为何这批新锐基金经理能够在2016年脱颖而出?本期基金周刊的系列采访试图给出部分答案。总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出结论。

首先,新锐基金经理的思维绝少条条框框。

2016年的市场格局和以往都不一样,是继2009年后,A股投资思维的又一次大的转变。一个基金经理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固守以前的经验和思维,那么操作上的被动就难以避免。

本期上证报的采访显示,不少基金经理谈及2016年都提到了要阅读市场、要理解市场,要随时纠错,而不是执著“我”念,想来也是他们一年拼搏下来的心得感悟。

其次,新锐基金经理更能保持稳定、谦恭的投资心态。

股谚云,投资是六分心态,四分技术。对基金经理而言,拥有一个平静、开放、虚心、不膨胀的投资心态非常重要。但这很难,尤其对于已经“成名成家”的投资经理更难。

采访显示,2016年业绩拔尖的基金经理,普遍都有一个谦虚、好学的态度。在采访时坦诚了年初业绩的偶然性,对自己投资特点的剖析较为客观,对未来的规划展望也多冷静,较少个人膨胀。这无疑有利于他们未来更好适应市场变化,保持应变警觉。

其三,新锐基金经理更重视风控。

如果说上一个时代的顶尖基金经理,多是以新兴产业为投资基点,以重仓持有为基本风格的话,那么这一代的新锐基金经理显然吸取了前辈的教训,开始关注风险控制。

年初控制仓位,年末落袋为安,是2016年大部分牛基的资产配置轨迹,也是这一批新锐基金经理骨子里的投资特征的外化反映。风险控制到位了,净值的波动就会收敛,而产品的风险收益比就更容易提高。从这个角度上看,这是行业投资的一个进步。

本报记者 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