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公众号

经历过2015年A股市场巨震的人,想必对于信托配资的威力都难以忘怀吧。中证登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沉寂了一年多后,信托配资正在加速“重出江湖”——2016年12月份信托新开A股账户达到1234个,接近2015年牛市最疯狂时期的数量。

这么重要的信号,不重视不行啊!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多家以证券业务见长的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或一线业务人士。对此,上述人士透露,除了受到通道业务回流信托影响外,近期机构资金加杠杆的趋势确实在回暖。在此背景下,甚至出现了信托公司囤积股票账户的怪相。

这些业务大拿还认为,别看信托配资在A股市值中占比不大,但相比“两融”往往表现出追涨杀跌的特征,结构化信托配资业务更具风向标意义。有意思的是,近期一些券商大佬的观点也似乎印证了这一风向标,认为2017年增量资金入市可期,看多A股行情。

股票信托开户重回“巅峰”

近期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份信托新开股票账户达到1234个。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数据已经接近2015年A股大幅下挫前的水平。统计显示,2015年3月至5月,信托新开账户数分别为869、1185、1107个。

众所周知,在2015年的“杠杆牛市”中,信托成为资金入场的一大重要渠道。业内人士回忆,在A股大幅下挫前夕的3月至5月份,股票信托业务最为火爆,一些信托公司甚至“业务多的做不过来”,只好提高业务门槛。不过好景不长,6月份A股持续巨幅震荡后,场外配资业务受到一系列政策限制,加之市场不景气,股票信托业务由盛转衰,进入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寒冬”。

直到2016年三季度,股票信托业务开始显现回暖迹象。来自中证登的统计数据进一步显示,从8月至11月,信托的A股账户开户数达到714、675、592、707个,较6月和7月的206、299个大幅增加,接近2015年牛市最疯狂时期信托开户数的一半。另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截至三季度末,投向股市的信托资金达到0.48万亿元,较二季度增加700亿元。

对于去年12月信托新开股票账户数大幅飙升,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家以证券业务见长的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或一线业务人士表示,目前股票信托业务“复苏”的结构化特征较为明显。

首先,从交易结构看,股票信托大体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伞形信托,其二是单一账户结构化配资业务,其三是没有杠杆的管理型产品,其中前两类被认为是场外配资的重要形式。自2015年清理整顿之后,曾经火爆的伞形信托业务已经不可能新增,本轮股票信托业务回暖主要是单一账户结构化信托产品。

其次,经历过2015年股市巨幅震及场外配资政策收紧后,目前新增股票信托业务仅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甚至部分曾经在2015年牛市中“叱咤风云”的信托公司如今也在这一领域展业较少。

同时,上述信托业务人士也提醒,2015年股票信托业务是以伞形信托为主,因此目前虽然新开户数与当时相当,但涉及资金量则相距甚远。

是谁在撸起袖子加杠杆?

上述情况显示,从2016年三季度起,以单一账户结构化产品为主,股票信托业务开始回暖,并在四季度末进一步升温。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否意味着,场外杠杆资金入场情绪升温?

“某证券信托经理透露,就其接触而言,自2016年10月份、11月份以来,前来进行配资炒股的客户确实有所增加,其中不少是房地产商等实体企业或者是其股东。”

“另一位证券信托一线业务人士亦表示,从近期股票信托业务回暖中,确实能感觉到场外资金加杠杆的需求有所提升。而且,近期在其公司进行配资的客户中,不乏一些知名的资本大鳄,也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当然,通道业务转移也是股票信托回暖的一大重要原因。基金子公司也曾是开展结构化配资业务的重要渠道,但2016年以来,其业务受到监管机构的明显收紧,例如规定股票类和混合类杠杆不得超过1倍,不得直接或间接对优先级份额提供保本保收益的安排等等,招招掐向场外配资命门。

相比之下,归属银监会管理的信托公司政策较为宽松。例如在杠杆方面,股票信托的杠杆比例最高可为2:1,这就意味着,一些场外资金正借助信托通道以较高的杠杆进入A股市场。同时,信托公司仍可以为优先级资金提供保本保收益的安排,这也更受提供优先级资金的银行欢迎。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配资需求增加和配资业务收紧的背景下,一些信托公司开始囤股票账户,这也是导致12月份信托股票账户“重回巅峰”的一大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信托经理说:“现在一些区域,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配资业务的政策还较为宽松,为了防止政策收紧,就先把股票账户开下来以防患于未然。”

实际上,信托公司囤股票账户也可谓是有“前车之鉴”。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2009年6月,为了防止信托公司用“拖拉机”账户,相关监管部门叫停了信托公司新开证券账户。这一禁令一直持续到2012年。受此禁令影响,证券信托业务整体陷入停滞,但一些信托公司却靠转让早前囤积的股票账户大赚特赚。

关注信托配资风向标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多位证券信托一线人士坦言,进入1月份,结构化配资业务回暖趋势仍在延续,资金加杠杆进入股市的需求确实在增加。

不过,同为杠杆资金的“两融”却与之截然相反。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沪深融资余额较11月下降279.02亿元,各周分别下降32.6亿元、134亿元、61.2亿元和64.7亿元,12月整体呈现净流出态势。进入1月份,两融余额整体延续了下滑趋势。

对此,有证券信托业务人士认为,相比“两融”往往表现出追涨杀跌的特征,结构化信托配资业务的客户全部为机构,其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更强,在一定意义上更具风向标意义。

案例

2014年下半年牛市启动,银行、券商等金融股率先崛起。国内某知名信托公司证券业务负责人曾向记者透露,早在2013年下半年,大体量通过结构化信托进入A股的迹象就已显现,彼时这些资金以金融股为重点配置方向。该人士表示,2015年元旦过后,这些加了杠杆的大资本开始减持金融股。而A股走势与之高度同步,2015年1月19日A股百股跌停,经过一番震荡后低估值蓝筹股行情熄火,中小票行情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与机构资金逆市加杠杆神同步的是,近期一些券商大佬也认为,2017年增量资金入市可期。例如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就认为,乐观情景下2017年全年资金流入预计3.49万亿,悲观情境下为1.47万亿,中性假设下2017年资金流入为2.48万亿。2017年全年资金流出区间上限预计2.16万亿,区间下限预计为1.56万亿,则区间中值为1.86万亿。因此,2017年整体资金流入大于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