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陕京四线管道四标段 大年三十不停工

陕京四线管道四标段 大年三十不停工

本报记者 其连羽 张家口报道

农历腊月三十上午10时,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周边,陕京四线第四标段的工程队伍正在进行天然气管道的焊接工作。

“工程到现在还没停,我们要一直干到中午12点才能下班休息,”负责这一段管线建设的焊接四机组副组长崔洺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是我在外边过的第二个年了,跟媳妇结婚后就没在家过过年。”

在工程现场,有六台一体化的焊接机组正在进行工作,这些焊接机均采用半自动焊接的技术。记者打开手机发现实时气温为零下8摄氏度,在这样的温度下,每天从早上7:30开始至21:00,他们能够完成一百米的焊接工作。

而他们总共需要焊接20公里的管线,目前完成了3公里。

“工期非常紧张,目前我们工作在四标段的河北段,要求今年5月30日前主体部分必须完工,所以我们今年没办法回家过年,” 崔洺嘉说,“机组一共49个人,都要坚守在岗位上。”

不过,好消息是年后随着气温的回升,速度可以提快一些。“气温回升后每天的速度能达到200至300米。”他说。

国家重点工程

2017年1月19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公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有这样一句话:“加快向京津冀地区供气管道建设,增强华北区域供气和调峰能力”。

崔洺嘉和他的48名工友施工的长输管线——陕京四线被列为了“长输管道重点项目”。这条管线西起陕西靖边,东至北京高丽营末站,全长1275.5公里。

这一管线被提升到国家级别层面,原因之一是北京地区连续数年的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目前北京地区天然气消费峰谷差极大,目前北京冬季最高用气量达到夏季用气最低量的6-8倍。”日前中石油新闻发言人曲广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从绝对量上看,北京目前冬季每日消费超过一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一用量差不多是云南省一年的用气量。而这些天然气几乎全部由中石油和北京燃气合资的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管道公司)所运营的天然气管道(陕京一二三线)运输。

“三条管线的设计输气量是每年320亿立方米,目前全部是满负荷运营,考虑到陕京一线建设时间久远,正在步入服役后期,确实需要新建一条管线来适应目前的天然气消费量。”北京管道公司杨树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北京管道公司的安排下,这一项目被分成了四个标段,第四标段由辽河油田建设工程公司(下称辽河油建)中标,从河北怀安县至北京高丽营末站,共267.3公里。

崔洺嘉就隶属于辽河油建,其职务是辽河油田陕京四线EPC项目部半自动焊接四机组副组长。算上四机组的49人,包括该项目部经理吴凤山、总工程师马恒在内的160余人,为了保证今年11月1日陕京四线正式投产向北京供气,都没有回家过年。

关键标段

“陕京关键在四段,四段关键在北京,北京关键在延庆。”北京管道公司的李松告诉记者。“陕京四线能否顺利完工就看四标段能不能顺利进行。”李松说。

四标段的EPC项目经理部就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在这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到了该项目部经理吴凤山和总工程师马恒。

“兄弟们都没回家,我这个经理也不好意思回去啊。”吴凤山说。他是第四标段EPC项目部经理,也是辽河油建在这一项目上的第一责任人。“我就是一个牵头人,组织大伙儿把公司对整个项目的控制目标和计划实施好。”他说。

他下辖生产、经营、工程、HSE(健康安全环保)、采办等数个部门,这些部门共同组成了四标段EPC的项目经理部,负责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把控整个流程。

马恒是这一项目的总工程师,负责协调设计,侧重于工程这块的技术质量,并且在后期介入工程结算。在担任这一项目的总工程师之前,他也曾担任大唐煤制气进京管道北京段的总工程师。

“2014年底我们就开始启动对于这一项目的前期调研,2016年参与投标竞标,直到端午节后上班第一天我们收到了中标通知书,”马恒说,“紧接着我们就开始各项工程准备工作,六月二十多号就过来跟业主(北京管道公司)见面,8月28日河北段就正式开焊。”

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标价格在7.5亿元,总里程是267.3公里。“这里面不包括因项目建设产生的征地费用,以及管道费用,只有设计费、施工费、工程费和材料费。”他说。

越是临近北京地区,其工程建设越困难。“北京周边的河流、公路铁路穿越非常多,陕京四线50%以上的‘三穿’集中在四标段,”他说,“同时,延庆这边多石头山,有的我们要用炸药,不能用炸药的就要用凿山的机械,管道建设的速度如果要保证,需要非常大的机械设备和人力投入。”

同时,管道项目的建设存在绝对工期。“绝对工期是不能省略的,工程项目的每一道工序都有标准,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必须有最短的时间要求,而这些工序是绝对不可以省略的。”吴凤山说。

而截至大年三十,这一标段建设的里程为33公里。

难点在工程以外

从中国第一条长输管线——“八三工程”1975年投产开始,中国的管道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近20年来,中国的油气长输管网,尤其是天然气长输管道密集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经验。

“辽河油建参与了近二十年来中国大多数的长输管道建设,包括西气东输一二三线,中缅油气管线和川气东送,对我们来说管道建设的技术已经成熟。”吴凤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工程技术之外,如何与各方进行沟通协调,成为北京管道公司和四标段项目经理部正在进行的另一项重点工作。而尽管目前相关事项进展速度并不快,但他表示有关各方正在积极协调解决,争取尽快完成。

而北京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也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不稳定因素。“一旦出现雾霾天气,我们就必须得停工,”崔洺嘉说。“尤其是冬季施工,基本上一有雾霾我们就得停。”

在多种条件的制约下,工程项目的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多样。

“祝愿陕京四线安全顺利按时建成投产。”这是吴凤山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工人们吃年夜饭时,说的最多得一句话。

(编辑:包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