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临港智能制造成绩单: 一年新增1.7万家内资企业

以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为目标的上海临港地区,在过去一年新“双特”政策以及配套措施的支持下,智能制造的实践成果如何?

2013年到2015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临港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简称“双特”政策)。2016年7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化完善“双特”政策,支持临港地区新一轮发展的若干意见》,被视为临港“双特”政策的新版本。

2016年是新“双特”政策实施的第一年。临港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同比增长9.6%,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同比增长6.6%;新增内资企业17000家,全区域二、三产业营业总收入近800亿元,同比增长8%。

“未来临港面向智能制造的战略重点将放在智能制造的生态体系,集聚产业技术平台、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以及科技金融、园区等要素,推进整个临港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陈杰说。

自动化率达到99%以上

2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临港地区的上海汽车集团和上海智能制造装备研究院,智能化的实践在这里随处可见。

在上汽集团的总装车间内,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共可实现80多款车型装配。物料车装配着车辆的零件、内饰灯在地面轨道上自动行走,从第一个工位运行到最后一个工位,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车辆订单一一对应,提高员工效率并起到防错作用。

据工作人员介绍,总装车间是员工最多的车间,在冲压、车身、油漆车间,自动化率达到99%以上,工作基本由机器人完成,员工主要在最后环节进行检查。

上汽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尝试不仅体现在生产过程,也表现在对汽车的智能化控制。去年,上汽与阿里巴巴推出首款互联网汽车,可通过智能系统远程解锁车门、开启空调、加热座椅,在启动语音控制功能之后,天窗、音量、空调的操作也可用语音完成,实现“人车对话”。

据上汽乘用车去年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款车上市仅4个多月,已连续2个月销量破2万,累计销量超过7万辆,其中70%是互联网版本。上汽临港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该款车型带动了销量的大幅上涨,上汽临港生产基地加大了人力投入,预计实现年产量35万台以消化订单。

在临港,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的不止上汽一家。据临港管委会经贸办主任张彤介绍,上海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的智慧工厂建设方案已组织专家论证,并将逐步实施;电气凯士比、三一重机、新松等也制定了智能化工厂改造方案。

在上海智能制造装备研究院下属的智能步行作业机器人研究所内,记者见到了六足智能机器人在测试爬坡、爬楼、钻孔、高空作业等动作。它们可以代替救援人员携带检测设备进入发生事故的地点,在湿热、辐射等环境下执行作业任务、探测灾后环境、搬运救灾物资等;也可以在核电站等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自主避障、踏障和越障,完成诸如钻孔、焊接等不同任务。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赵勇表示:“多足机器人对地形适应性好,可应用于教育、移动制造、核电消防救灾、娱乐步行、服务等多个领域。”

4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

按照《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临港行动方案》,上海临港地区将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预计2020年初步形成框架,2025年基本建成。

过去几年,临港出台了一系列产业、人才、城市生活配套、金融等政策,特别是新“双特”政策提出,支持临港智能制造建设并建立统筹使用的临港地区专项发展资金,大大促进了临港智能制造的发展。

由于距离市区较远,临港地区推出了包括直接落户、经费补贴、住房保障等人才政策优惠。比如,推出了限定区域和对象、限定价格和年限的“双定双限房”政策,已有房源正式交付和完成供应配套。

陈杰认为,临港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开发,而是让生活在里面的人感受生活舒适度,实现真正的产城融合。

据临港管委会综合计划办主任汤文侃介绍,2016年,临港专项资金共40亿元,涉及产业扶持资金达到11.8亿元,其中6.7亿元为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共55个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44亿元。

但临港在智能制造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上汽考察时发现,某些环节上国内技术仍然较为薄弱。据工作人员介绍,冲压车间共有两条生产线,国产的生产线一分钟可以冲8片,进口的一分钟可以冲16片,技术上还存在差距。

而智能步行作业机器人也需要跨越“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赵勇表示:“多足机器人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应用,目前主要是订制模式。实验室到产业化应用需要一定的阶段,技术上已经没有太大难度,但机器人的安全性、可靠性需要周期测试,达到要求后才能慢慢交付到产业化生产。研究所要做的正是最后这个环节。”

作者:张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