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UC 想撕掉“震惊部”的标签,邀请名家意见领袖来“领工资”

摘要: 网友们调侃的“UC 震惊部”,并不是UC 官方所期待的。

“明天来 UC 震惊部来报道领工资!”

这一语已经成为近期网友们调侃互联网各大平台“标题党”的金句,不过这并不是 UC 官方所期待的。

今日(3月22日),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旗下的内容分发平台 UC 宣布推出“名家专栏”,与包括鄢烈山、石述思和邓飞在内的18位知名作家签约,借此打造严肃和深度阅读平台,谋求特色化和优质内容布局。

UC 总经理陈超在发布会上介绍说,UC 名家是服务于高端创作者的专业写作服务产品,希望将名家打造成一款释放深度内容价值和创作者个人品牌价值的阵地。在首批签约之后,还会邀请更多的评论家、心理学家和专栏作家与 UC 平台签约。

签约 KOL 成为平台内容争夺战的标配

据钛媒体记者了解,在互联网领域优质内容争夺战之中,“签约名家”已然成为平台争夺优质作者的标配。

拿巨头 BAT 来说,除了今天阿里旗下的 UC 推出了名家,早在2012年12月,腾讯公司就推出了“大家”,服务于中文互联网专栏写作。腾讯“大家”发布当天,包括袁伟时、张鸣和孔庆东在内的48名著名学者、专栏作家、意见领袖现场签约。

腾讯方面当时表示,“大家”以签约稿酬的形式和作者签约,将投入千万量级的资金以签约、稿酬的现金回报,以及优质的平台服务模式,让独家的优质内容实现一站式变现。此外,包括网站、弹窗、首页以及腾讯其他产品推广资源将向独家和优质的原创内容倾斜。

不同于腾讯的“大家”直接为作者提供稿酬,百度在2013年12月推出的自媒体平台“百度百家”,引入了百度联盟的广告模式,给予入驻作家根据流量多少分享广告收成。百度方面还为入驻作家提供流量、渠道和内容方面的推广。

作为百度新闻的原创栏目,“百度百家”还登录了百度新闻移动客户端。首批入驻作家采取了被邀请的机制,百度方面将流量导入作家专栏,将广告客户和品牌客户引入页面,广告产生的收入全部返还给作者。

不过,今天发布会上,UC 方面并没有公布与名家们签约的具体合作细节。在钛媒体记者进一步问询之后,UC 方面表示暂时不方便透露。

随后,钛媒体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今天签约的一位作家。他表示,在待遇上,UC 与其他平台大同小异,具体的合作细节可能会因人而异,UC 也会为作者提供一定的资源和流量倾斜;对专栏作者来说,“在 UC 平台独家首发是肯定的,UC 方面会提供人为导流”。

“选择 UC 是因为他们更精于长期远景,一是它描画的图像不只是钱,二是他的专业团队更技术化。”该作家向钛媒体记者解释选择与 UC 签约的原因。

为什么要撕掉独特的“震惊部”标签?

有意思的是,在互联网内容领域中,由最初的“标题党”演化而成的“震惊体”,继而引发的“UC 震惊部”的成为了近期网络热词。

一开始,UC 震惊部主要是指的 UC 平台上的以“震惊”开头的标题党。由于这样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于是网友们便戏称,“UC 一定有一个震惊部门来专门发布这样的文章”。

随着年轻用户的参与,在当下“UC 震惊部”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逐步被网友们接受、戏谑和传播。尤其是以《震惊!著名 LOL 玩家和 DOTA 玩家互斥对方不算男人,现场数万人围观》为标题,内容是周杰伦和林俊杰合唱《算什么男人》的这篇文章,将 UC 这个“神秘组织”推倒了风口浪尖。

双J合唱的标题成为震惊体的巅峰

甚至还有人将 UC 震惊体联系到20世纪初,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百年前在《世界报》与死对头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新闻报》中的标题争夺战。

看上去,“UC 震惊部”已经是 UC 区别于其他内容平台一个非常有辨识度的文化标签。然而,UC 官方却不是很想这样的情形继续发展下去。

“‘震惊’也不仅仅是标题党,其实是用户的二次创作的游戏。”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陈超表示现在“震惊”已经逐步脱离UC,反映了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

标题党在各个平台都存在。但是,任何一个平台都不会希望它成为主流。基于此,UC 在过去三个月中,已经花了很多精力和心思在治理标题党泛滥的情况。”陈超说。

在今年2月23日和3月2日,UC 订阅号后台系统 UC 云观在其微信公号连发两篇关于严厉打击发布标题党文章行为的公告》与《关于持续严厉打击发布标题党文章行为的公告》,严厉整治标题党。

同时,UC 订阅号还上线标题党检测机制。当订阅号作者完成创作后,在提交文章环节,标题党检测机制会对文章标题进行判断,如果发现疑似标题党,则会提示自媒体人标题涉嫌夸张,要求自行检查。UC 云观团队对情节严重的账号进行永久封禁处理。

陈超表示,此次推出名家专栏就是表明 UC 的态度,平台方面希望摒弃纯粹的标题党和低俗内容。

UC 方面还表示,提出这样的态度,有一个原因基于今年初 UC 发布的《中国人的资讯故事——UC 2016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在2016年,UC 平台的垂直内容的增长,呈现了从“政策热点”到“分众深度”的趋势,对全民热点和行业热点的捕捉延伸能力,成了自媒体内容竞争的首位要义。

UC 想要撕掉“震惊”的标签,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为了符合品牌广告客户的诉求。2014年被阿里收购后的UC,是阿里移动事业群的核心产品,也是阿里巴巴大文娱板块重要的一环。作为阿里系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UC 背后拥有是阿里系百万的广告客户。

陈超告诉钛媒体记者,虽然优质深度的内容并不代表能够获得最大的流量,“标题党”和“震惊体”也不一定意味着劣质的内容,但是,作为品牌企业方,考虑到品牌的调性,还是希望与更多的优质名家合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垂直的、深度的内容,将来的商业价值越高。”陈超说。(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李程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