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病婴儿搭“移动ICU”由郑抵穗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贝贝

下午3:55,G850次高铁列车准时停靠在广州南站,商务舱上快步走下了6名旅客,其中一名女士怀里抱着一个昏睡的婴儿,他们一路小跑上了停靠在南站门外的966120救护车。在汽笛声中,这辆救护车驶向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这一幕发生在3月23日。记者了解到,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的夏先生夫妇在民航医疗快线966120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将重病的儿子从郑州“转院”到广州,966120平台通过高铁完成了此次长达1600多公里的医疗转送。目前,患儿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治疗。

千里医疗转运过程

3月初

患儿呼吸困难,入郑州一家大医院治疗

3月20日左右

患儿在ICU治疗多日但病因未明,医生建议转诊,家属决定将患儿转运到广州治疗

3月21日

家属联系966120平台,对方同意此次医疗转运,联系铁路部门、两地医院等多方做好准备

3月22日上午

医疗人员带上8大件ICU抢救设备飞赴郑州

3月23日8时50分

医疗人员、患儿家属带患儿搭乘G850次高铁,高铁商务舱变成“移动儿童ICU病房”

3月23日15时55分

高铁抵达广州南站,患儿通过绿色通道登上救护车,被送到广州市妇儿中心治疗

联系跨省转运

无相关先例,当地单位婉拒转运

今年3月初,在河南南阳做网店小生意的夏先生夫妇发现,3个月大的儿子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用力吸气时还发出了喘鸣声。夫妇俩赶紧带宝宝求医,但当地医院并未能确定宝宝的病因,于是将宝宝转院至河南郑州的一家大医院进行治疗。

患儿的姑姑、参与了患儿全程救治和转运的小夏告诉记者,郑州那家医院发现宝宝入院时伴有肺炎,随即将宝宝进行气管插管供氧,并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治疗,但在ICU治疗10日后,宝宝情况并没有好转。

小夏告诉记者,3月20日左右,主诊医生向患儿家属解释称,患儿的病因未能明确,他们怀疑患儿可能存在先天性喉软化症、喉道畸形或喉道梗阻等,其中,患先天性喉软化症的可能性较高,建议家属把患儿送北京儿童医院转诊。

不过,患儿家属了解到,先天性喉软化症需要切开气管才能治疗,考虑到手术风险性及宝宝恢复发育等问题,家属并没有同意。幸运的是,小夏通过互联网查询发现,对于先天性喉软化症的治疗,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有一种不用切开气管的方式(即射频消融术)。夏先生夫妇看到了新的希望。

不过,如何将宝宝从郑州转运到广州治疗又成了新的难题。小夏告诉记者,他们先是和主治医院沟通,然后又到当地120急救部门寻求帮助,由于并无相关先例和考虑到转运途中宝宝的安全等问题,上述单位都婉拒承担跨省转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宝宝已经在ICU病房住了13天。无奈之下,3月21日下午,小夏打通了广州120急救中心的电话求助,对方告诉她,目前他们没有跨省转运患者的服务,但指引小夏可尝试联系966120寻求帮助。

做足转运准备

广州机构做好千里转运护送方案

21日下午4时左右,小夏的电话拨入了民航医疗快线966120平台。接线员将情况报告给了民航广州医院医疗快线部医疗中心主任罗海丰。上级领导经过研究评估后,同意此次长达1600公里的医疗转运,同时安排由罗海丰为首的医疗小组制定护送方案。

在转运交通工具方面,罗海丰向记者解释,过往医疗转运一般都会使用飞机,但考虑到患儿年龄太小,在高空低气压环境下随时可能缺氧,另外,若患儿在高空上出现病情变化,航班还可能会返航备降,“综合各种因素,医疗小组决定采用高铁这种相对安全且快速的方法。假如患儿在列车上出现危重症情况,高铁也可以停靠临近大城市并将患儿转到当地医院抢救。”

制定完初步转运方案的同时,医疗小组在21日晚间6时至10时,分别致电铁路管理部门、郑州东站、广州南站、郑州收治患儿的医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沟通转运过程中患儿出院、转运和接收等方面事宜。获得各方同意后,罗海丰在当日晚间向患者家属回电告知转运细节。

22日上午,罗海丰与一名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及一名护士,带上了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吸痰机和制氧机等8大件ICU抢救设备飞赴郑州。落地后,罗海丰一行赶往医院看望患儿,初步了解患儿病情后,罗海丰与患儿的主治医生及家属进行最后沟通和交接,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微调了医疗转运方案,决定在23日早上8时50分搭乘G850次高铁,将患儿转送到广州。

顺利转运抵穗

7小时跨越1600公里

到广州治疗

23日上午8时许,医疗小组带着患儿,与患儿父母及姑姑一行6人来到了郑州东站,再通过车站绿色通道登上G850次列车。列车组停止了其中一个观光商务舱的座位售票,全部交给了医疗小组使用。

上车后,商务舱俨然变成了一个“移动儿童ICU病房”,医疗小组人员支起了携带的儿童ICU监护设备,给氧的输气管和供给营养的胃管作无菌化处理后,插入了宝宝的口腔和鼻腔,同时还在宝宝头上埋下两个头皮针,准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静脉输液。

罗海丰告诉记者,一路上最危急的情况是给宝宝吸痰和镇静。在长达7个多小时1600公里的转运过程中,医疗小组共计给宝宝吸了大约10次痰,平均不到一个小时就要吸一次。

让罗海丰印象最深刻的,是宝宝第3次哭闹时,“那时候我解开患儿的纸尿片一看,宝宝果然是排大便了,我只好兼职做保姆,给宝宝换了新的纸尿片,之后他果然安静下来。”

当日下午3时55分,列车准时停靠在广州南站,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通过绿色通道,登上早已在南站外待命的救护车,救护车将患儿送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记者从市妇儿中心了解到,当日患儿入院后,医生随即将他收入医院的儿童重症监护室,并做了支气管纤维镜明确患儿状况。目前,患儿仍在该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待进一步明确病因,医生再对患儿实施进一步治疗。

患儿姑姑小夏告诉记者,这次转送需要自费,花了3万元,加上治疗费目前已花费近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