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每周徒步4公里做河涌守卫者

信息时报讯(记者 何蕊 实习生 陈少韩)2013年起,每周三,驷马涌边就会出现慕容燊林和“乐行驷马涌”小组成员们测水、巡涌的身影。而这一巡,就是四年。测水、观察、记录、反馈,四年来,“乐行驷马涌”小组成员们通过积极参与和发声,让驷马涌有了不少变化。

4月,“乐行驷马涌”小组所在的广州市新生活环保促进会(以下简称“新生活”)成为由广州市慈善会、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信息时报社主导,天河南街道办、广州市新生活环保促进会、VT101维多利广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公益华夏》、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卫视《人间真情》、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大爱有声公益中国》在VT101维多利广场共同发起的广州公益市集一个故事温暖一座城第六期的支持对象。

日前,记者跟随新生活“乐行驷马涌”组长慕容燊林脚步,了解他与驷马涌的故事,并跟随“乐行驷马涌”小组体验了巡涌的活动。

“误解是因为不了解”

2008年5月,同样的目标与愿景让一群环保志愿者走到一起,成立了“新生活”。2009年起,新生活在广州市内开展徒步水源调查、专家讲解、乐水讲堂、实地参观等活动,了解广州市水资源,并研究水污染的原因,倡导更多人关注水环保,关爱母亲河。目前,新生活关注的河涌范围已覆盖广州的珠江,其中包括流溪河、东濠涌、荔枝湾涌、海珠涌、沙河涌、新河浦涌等几十条河流河涌。

2013年3月,“乐行驷马涌”小组正式成立,引入更多民间力量,慕容燊林也因此成为了其中一员。谈及加入小组的初衷,慕容燊林表示,在2009年时,他搬到了中山八路附近居住,并加入了彩虹街道义工队。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慕容燊林时常绕着驷马涌跑步,“一开始我觉得驷马涌的绿化挺好的,很喜欢在这里跑步。到2012年,驷马涌的臭味越来越难闻,我就没有在这里跑了,附近的居民也会绕道走。”

“在我的印象中,2013年的驷马涌水质最差,除了有臭味之外,还孳生蚊虫。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听说家综有关于改善驷马涌水质的项目,就和街坊们一起加入。”刚成立时,小组总共有20多名成员,其中并不仅仅有退休人员、学生,也有上班族。初期,他们在巡涌时,时常伴随着附近居民的质疑:“你们这么做,多此一举”、“政府花钱都搞不好,你们几个人可以做什么”。

慕容燊林表示,误解是因为许多居民对驷马涌并不了解,“光有怨言是不行的,我们只有真正地投入去了解污染的起因,拿出一些实际的东西,才能让大家相信及支持我们。”

每周巡涌一次 四年从未间断

“乐行驷马涌”小组成立至今,每周巡涌一遍,来回路程近四公里,耗时2小时左右。四年来,小组的巡涌活动从未间断。

每一次巡涌,志愿者会在驷马涌的彩虹文化广场、铁路桥西段、澳口这三个点取水检测河水的水温、溶解氧、氨氮等,并做好数据的登记,向环保局反映情况。

除此之外,组员还会带上相机,拍摄设施破损、偷排等情况,向河长投诉。慕容燊林表示:“我们发现了河涌边上的栏杆受损后,会拍照投诉,很快就有人去把栏杆围起来。”

据慕容燊林介绍,驷马涌是一条断头涌,除了是一条景观河涌之外,它还有蓄洪排涝功能,遇到大雨或持续降雨,超出污水处理厂的能力时,雨污水就会直接排入驷马涌。经过四年努力,这个民间草根队伍不仅得到了居民的认可,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

驷马涌有完善的设备,但此前一直没有利用起来。“后来经过我们多次建议,从2014年12月起,每天都会进行一次调水补水的工程,从珠江调水进入河涌,让珠江水从上游流下,清洗河涌,保持涌的水质。”慕容燊林介绍道。

快乐、健身与公益 一箭三雕

目前,小组有核心成员16名,其中不仅有附近的居民,还有住在其他地方的志愿者。

住在海珠区的刘姐,每个星期都会过来一起巡涌测水,她说:“虽然我不住这里,但是我喜欢这里。我们的团队充满欢乐,分工也很明确,非常好。”作为驷马涌的老街坊,赵叔虽然已经搬迁到金沙洲住,但他依旧坚持过来参与巡涌的活动。他告诉记者:“在我们这个小组,又做公益,又很快乐,大家感情非常好。”

慕容燊林告诉记者,“乐行驷马涌”小组没有资金,也没有回报,能够一直坚持下去,主要是因为团队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不仅在做公益,而且还在做公益的同时徒步健身,非常快乐。看到驷马涌的改善与居民的认可,我们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意义。”

对于未来,慕容燊林表示,希望今年能有一个新的发展,“正式成立一个项目,申请一笔资金,保证团队能够更好地开展服务。”慕容燊林表示,在参与治水的四年来,他亲身感受到治水的困难,“治水不只是政府的事情,我们每一个居民都要参与。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更多人的加入,特别是青年人。治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几代人持续不变的努力,才能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