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寻找中国金融“新一线”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哪些城市潜力大?

文/黄斌

3月29日,由21世纪经济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出品的《2016年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选取了25座城市,从宏观、金融机构实力、融资能力、金融绩效、软环境、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六大二级指标入手,根据50多项三级指标,测算样本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指数。

从测算结果看,前十名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杭州。

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基于历史的原因,金融业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但随着各地政府的发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中国金融业的“新一线”城市,也在冉冉升起。

东部:民间金融风向标、资金利用率高

因为发达的民间金融,温州在中国金融版图上,具有独特的重要性。

据《报告》,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超过80%,而温州的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8%,民间资金充足。

2012年3月28日,中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在金改方案推动下,温州出现全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城市;首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首创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成立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管理局;首创民间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系统;首创民间融资立法,为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监管执法类别城市;首创“温州指数”;成立全国首个地级市人民银行征信分中心;首创“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等。

东部地区另一样本城市为宁波,其金融业特色是资金利用率全国最高,贷存比一度超过100%。

《报告》指出,宁波银行业贷存比从2007年就一直超过90%,其中2011年、2013年、2014年超过100%,2016年末为97.84%。贷存比的高企,说明宁波市资金利用率很高,金融生态环境良好。

此外, 2015年,宁波市直接融资额突破千亿规模,同比增长近三倍,且呈现股、债双旺的局面,直接融资再创新高。

南部:产业金融助力外向型经济

《报告》指出,依托于发达的制造业和产业链,东莞外向型经济特征比较明显,金融业发展与外向型经济日趋融合。

东莞利用外资突出,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占当年GDP的5.88%,在25个样本城市中,仅低于天津。

东莞地区的贸易融资及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占“半壁江山”。截至2015年末,东莞全市银行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3598.2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532.1亿元,贸易融资余额25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是广东省唯一拥有信托、证券总部(东莞信托、东莞证券)的地级市。

位于福建南部的厦门市,其自贸区的身份,叠加海峡西岸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使得金融业具备一定外向型特征。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厦门上市公司融资额增长较快。

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3家,比上年末增加2家,总市值3260.64亿元,总股本182.46亿股;全年上市公司通过首发融资、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股票等渠道实现融资232.52亿元,增长45.6%。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拥有发行地方政府债融资的资格。2015年,厦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共计90亿元。

与厦门同样定位为海西金融中心的福州,拥有国家级新区、自贸区、海上丝绸之路门户等多个身份加持。作为较早开放的东南沿海城市,其金融业的外向型特征也颇为明显。

至2015年末,福州市共有外资银行10家(含在筹2家)和外国银行代表处1家,外资银行总资产129.45亿元,存款余额39.05亿元,贷款余额58.65亿元。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新增地区总部以上金融机构41家。

此外,由于兴业银行、兴业证券的总部设在福州,在法人银行资产指标上,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4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是第5名广州市的近2倍;在法人证券资产指标上,亦在25个样本城市中处于前列,排在第8位。

北部:大商所引领商品期货价格

沈阳是东北地区区域金融调控和监管中心。

东北地区的金融调控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设在沈阳,沈阳分行是中国人民银行9个大区分行之一。此外,银监、证监、保监省级三大金融监管机构设在沈阳,沈阳已具备区域性金融政策优势和监控优势。

沈阳法人金融机构资产实力较强,尤其是法人类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9位;同时,沈阳金融机构总部及分部增加较快,仅2015年新增2家金融总部、2家外资银行分部、2家保险分部、4家证券分部、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青岛的金融特色,则与做强财富管理业务有关。

2014年2月,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青岛由此成为中国首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洼地”效应亦已显现:青岛私人银行达到11家,管理资产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末已超过700亿元。

而“冰城”哈尔滨,目前则处于投资驱动下的金融模式,固定资产贷款占比较高。截至2015年末,哈尔滨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余额3473.2亿元,约占贷款余额的40%。

大连坐拥大连商品交易所,其期货品种价格已成为国内市场的权威价格,起到“指南针”和“避风港”的作用,并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参考。

截至2015年末,大连市拥有各类机构741家,其中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264家,已初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中部:武汉、长沙、郑州三雄逐鹿

在中部省份的区域金融中心里,武汉、长沙和郑州成为三大各具特色的竞争对手。

长沙金融业的特点之一是:直接融资规模较大。相应地,当地证券公司在区域金融中心里实力较强。

2015年,长沙市内企业IPO规模为37.28亿;长沙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为167.09亿;长沙股权融资占融资总额比重为7.34%——在25个样本城市中,均位列前十。2015年末,长沙拟上市企业193家。

2015年末,长沙法人证券公司资产总额在25个样本城市中居第七位。辖区有方正证券上市券商,还有挂牌新三板的湘财证券,以及财富证券。

交通便利的武汉,则被视为同时具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三要素的城市。

首先,武汉市金融聚集效应日益凸显。至2015年底,武汉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27家,总部设在武汉的金融机构22家。

其次,武汉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较快。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6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为147家;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共挂牌802家,“科技板”公司215家,挂牌企业通过股权质押和股权累计融资189.84亿元。

此外,2015年底,武汉市银行业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467.87亿元,推出了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板”、“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产品。

在武汉、郑州、长沙三座城市中,郑州金融业一大重要特点在于:坐拥全国四大期货交易所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

《2016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10.7亿手,同比增长58.25%;当年累计成交额为30.9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0%。尽管市场占比离其竞争对手大连商品交易所尚有差距,但增长速度明显快过大连商品交易所同期,追赶势头强劲。

西部: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崛起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西安的金融业发展较快。

2015年,西安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占比19%,在《报告》的25个样本城市中位居第五。

2016年1月,陕西省政府提出,今后五年,将加快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和加快建设三大金融区。这些目标的实施,基本上都以西安作为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是央行在西北部地区唯一的跨省级分行——西安分行所在地,下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五个省份和自治区的央行派出机构。

乌鲁木齐同样提出打造丝绸之路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2015年,乌鲁木齐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32.91亿,占当年GDP的8.85%;在西北五省省会城市中,乌鲁木齐金融业增加值仅低于西安,高于其他四个省会城市。

乌鲁木齐直接融资表现突出。直接融资比例高达60%,在样本城市中居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大连。考虑到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非直接融资未纳入融资规模,这一比例可能高估。(编辑 耿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