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力推成都股交中心改革发展 四川将组建“四板基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四川省金融工作局获悉,四川正大力推进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股交中心)的改革发展,集聚各方优势资源,将成都(股权)交易中心打造成四川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板块,构建四川省中小微企业融资中心和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

据了解,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一家跨省区区域性股权交易场所。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提出,2017年,股交中心展示企业要达到1500家,挂牌企业达到560家,新增融资额100亿元;到2018年,展示企业要达到2500家,挂牌企业达到1000家,新增融资额200亿元。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张少鹿透露,今年上半年,将以股交中心的股东为主,加上一定的财政支持,组建“四川四板基金”。

多元化推动企业挂牌

根据股交中心官网披露的数据,目前展示板企业总数为968家。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透露,将结合四川产业结构布局和经济发展特色,在股交中心设立“军民融合”板、“一带一路”板、“科技金融”板和“双创”企业板等四个业务板块。在这个板块构架下,围绕多元化推动企业挂牌和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两大核心任务,正在进一步修订、完善业务规则体系,完善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及“创业板行动计划”,做大做实后备企业资源,推动优质企业到股权中心挂牌融资。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张少鹿表示,“四个板块是根据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需要和四川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打造,有助于对接我省产业政策,培育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一直是各级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四川在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所以我们把股交中心改革发展作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张少鹿表示,股交中心作为中小微企业融资中心和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不仅能能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股权和债权直接融资,更能帮助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实现股权质押融资等间接融资;不仅能帮助企业获得资金,还能帮助企业规范发展;不仅能帮助企业在四板市场融资、规范,也能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培育推送到沪、深交易所上市。所以,股交中心还有培育企业的作用。

据悉,四川正在实施“五千四百”计划,“五千”即通过4年努力,实现改制企业达到5000家;“四百”即重点推行“四个一百家”计划,培育100家“创业板行动计划”、100家“中小板精选”、100家“上交所蓝筹精选”、100家“境外上市”企业库。而这“四个一百家”企业将全部来自股交中心挂牌企业。

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金融工作局、省工商局、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此前已联合推出了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开展股权质押融资。

此外,四川还计划推动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挂牌企业,推动省级产业基金及其参股子基金优先投资股交中心挂牌企业。

张少鹿副局长透露,今年上半年,将以股交中心的股东为主,加上一定的财政支持,组建“四川四板基金”,专项投资于股交中心挂牌企业,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通过合作设立子基金或联合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机构,以跟进投资、联合投资、匹配投资等方式,力争带动投融资规模200亿元。

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中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是主要服务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的私募股权市场。

张少鹿副局长还强调,虽然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叫“股权交易中心”,但其功能是以融资为主,交易为辅。按照国务院文件的相关要求,股交中心一方面要吸引企业聚集挂牌,另一方面要吸引合格投资者,即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和有风险承担能力的个人投资者,参与投资挂牌企业,分享企业未来成长。股交中心将重点吸引产业资本进来。

对于当前四川企业挂牌、上市不够积极的现象,张少鹿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意识不足。因为资本市场与传统的银行贷款不同,需要企业在自身的规范方面有一定的准备。进入资本市场,企业自身要有一个基本的规范,比如财务报表、信息披露要真实,需要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帮助核实并推荐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第二,支持政策整合不足。实际上,各级政府部门此前已经对中小微企业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但这些政策都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标准也不一样,对企业支持的目的也不一样,并没有形成合力。所以,未来希望通过股交中心的平台,把各级政府、各部门对企业,尤其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整合起来,全力支持企业的规范发展和融资,进而越做越大。同时,股交中心正在全国范围公开招聘总经理,逐步完善治理结构,形成专业化、市场化的经营团队,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服务。

作者:张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