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价格分歧拦路收购告败 王府井、国际医学“各取所需”美梦成空

本报记者 韩一奇 北京报道

历经半年,王府井(600589.SH)收购国际医学(000516.SZ)全资子公司开元商业有限公司(下称开元商业)100%股权的希冀最终宣告落空。

5月5日晚间,王府井和国际医学双双发布公告称,因对于重组方案的具体内容以及交易协议的相关条款未能达成一致,双方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主要的分歧在于开元商业最终的交易价格。”一位接近王府井的人士5月7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5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致电上述两家上市公司董秘办公室,希望进一步了解重组终止的具体原因。国际医学相关工作人员以负责人不在为由拒绝了采访,王府井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不方便透露。”

交易价格分歧

时间回溯至2016年12月,王府井和国际医学公告宣布进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拉开收购序幕。

2017年2月,两家上市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王府井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国际医学购买其持有的开元商业100%股权。斯时,王府井认为,收购开元国际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在西北零售市场的占有率,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西安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并与开元商业在管理、品牌、经营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对于王府井而言,不论从门店数量、经营面积还是营业收入方面,西北地区都是公司近年来发展的重点。

而国际医学亦曾公告称,转让开元商业可以使公司集中资源支持医疗服务业务加速发展,助力公司整体业务转型。

然而就在5月5日,事态却发生反转。两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并披露双方已于当日签署了《关于终止开元商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和受让的协议》。

虽然对于重大资产重组终止的原因,双方仅表示是由于重组方案的具体内容以及交易协议的相关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最终谈判桌上,价格的分歧却成了这一“各取所需”收购计划最大的拦路虎。

“主要的分歧在于开元商业最终的交易价格。”一位接近王府井的人士5月7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王府井披露的公告中对于双方交易价格的分歧也有表述,“5月3日,经公司与国际医学多次协商谈判后,双方仍无法就开元商业100%股权的最终交易价格达成一致意见。”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人士的说法。

不过,开元商业交易价格的具体情形目前还不得而知。

在5月8日国际医学举办的网上投资者说明会上,国际医学财务总监王杲表示,“鉴于此次收购没有成功,评估结果属于商业机密,恕无法告知。”

“钱袋子”开元商业

被王府井看中的开元商业是一个十足的“钱袋子”。

据国际医学2016年年报披露,开元商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3.35亿元,贡献近利润1.44亿元。与之对应的是,国际医学2016年总营收为39.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2亿元。

值得指出的是,开元商业正是国际医学业绩的中流砥柱。2014年和2015年,开元商业营业收入均稳定于33亿元,2016年开元商业为上市公司贡献了逾8成的营业收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自1993年国际医学上市以来,百货零售一直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2011年,国际医学完成了西安高新医院有限公司的收购,变更为医疗服务和百货零售双主业。

那么,为何国际医学会选择转让这一“钱袋子”呢?这或许同国际医学对于零售百货行业并不乐观的看法有关。

国际医学在2016年报中表示,零售百货领域,行业保持业绩持续增长后劲存忧,传统商圈影响力萎缩,日渐式微的趋势难以快速逆转;消费持续低迷,市场困境和竞争压力持续扩大和加深。

事实上,公司整体业务的转型也是令国际医学选择转让开元商业的背后原因。

国际医学总裁刘瑞轩在5月8日的投资者网上沟通会上表示,转让开元商业是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为集中资源支持医疗服务业务快速发展,实现公司整体业务转型,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编辑:罗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