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模型引入“逆周期因子”

为了解决外汇市场发展机制中的非理性现象,我国选择引入“逆周期因子”来调节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这有利于降低对冲基金等外汇市场做空机构对于中国外汇市场的不利影响。

专家认为,引入“逆周期因子”可以有效地弱化收盘价对于人民币中间价的影响。

针对此前市场中对于“中国官方正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传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自律机制秘书处就中间价报价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称,近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确实考虑了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在人民币对美元报价中间价模型中,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制约因素,而市场上的中间价又经常受到隔夜收盘价的影响。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国外做空机构专门针对隔夜收盘价来影响人民币中间价走势,甚至借助这种方式实现套利交易。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还存在着顺周期波动的市场情绪效应,这种情绪效应会在某些特殊时刻带来外汇市场追涨杀跌的“羊群效应”,对于中国外汇市场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了解决上述外汇市场发展机制中的非理性现象,选择引入“逆周期因子”来调节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对冲基金等外汇市场做空机构对于中国外汇市场的不利影响。

在新的定价公式下,“中间价=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调节因子”。自律机制秘书处指出,“逆周期因子”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动态调整,有利于引导市场在汇率形成中更多关注宏观经济等基本面情况,使中间价报价更加充分地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等基本面因素,更真实地体现外汇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

江翰认为,相比于之前“收盘价+一篮子”的机制,此次引入“逆周期因子”,可以有效地弱化收盘价对于人民币中间价的影响,具体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降低收盘价对于中间价的影响,减少被对冲基金等国际机构影响汇率市场的可能。

二是强化了对于市场双向调节的可能性。在“逆周期因子”的作用下,中间价的形成机制会受到有益的影响,从而提升中间价,并且可以在交易的过程中影响收盘价格,从而有利于人民币走强,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可以不再单向波动,让汇率预期有了双向调节的可能性。

三是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一个国家汇率的稳定应该是以本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为基础的,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外汇形成机制中,受到美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人民币尚未完全反映中国实际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不利。通过引入“逆周期因子”,让中间价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让人民币汇率受到国际货币的制约减弱,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

“总体来说,引入 逆周期因子 是完善外汇市场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外汇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较为积极的实践意义。”江翰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道。

作者: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