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英国还有多少可能争取“软脱欧”

——脱欧后的伦敦金融城走向(十二)

英国“脱欧”后如能加入欧洲经济区(EEA),无论作为过渡政策甚至作为长远的英欧关系政策,对英国经济发展最为有利,因为英国许多经济关系可得以保留并享有欧洲单一市场的好处。但只要英国无法接受欧洲人自由入境这一条,就无法加入EEA

英国与欧盟终于坐下来谈判“脱欧”细节了。近一段时间来,有些好消息,也有些坏消息,但总的来说,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日子不好过。

英国“脱欧”公投整整一年了。12个月并不长,但是英国的政治和经济却都已天翻地覆。一年前英镑还可以兑换1.5美元,现在却只能兑1.27美元了。在英镑一片看跌的背景下,英国通胀率从去年6月的0.5%高升到今年5月的2.9%,已“遥遥领先”英格兰银行2%的通胀目标。表现较好的是GDP增长率,去年二季度为1.7%,今年一季度为2%。由于保守党在这次提前的大选中出乎意料失去了执政大多数的优势,需要与其他少数党合组政府,这与特蕾莎·梅的竞选口号“强大而稳定”南辕北辙。

不过,苏格兰已明确表示,不会在英国“脱欧”前寻求独立公投。这让特蕾莎·梅稍稍松了口气。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执政党苏格兰民族党领袖斯特金6月27日宣布将重新安排苏格兰第二次独立公投时间表,但不会在英国“脱欧”进程完成前寻求独立公投。在2014年9月的苏格兰独立公投中,约55%的选民不支持苏格兰独立。在去年英国“脱欧”公投中,苏格兰大部分选民选择留在欧盟。“脱欧”公投以来,苏格兰民族党不断推动苏格兰再次举行独立公投。今年3月,苏格兰议会投票支持斯特金提出的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的提案,但这项提案必须获得唐宁街10号的批准才能实施。而特蕾莎·梅立场强硬,明确反对苏格兰在“脱欧”进程完成前举行独立公投,令苏格兰民族党领袖斯特金无计可施,只能转而从政治角度权衡去商讨“脱欧”的一些政策。

同时,特蕾莎·梅同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达成了协议,支持其所在保守党成立少数派政府。受益于此,当天英镑兑美元短线持稳并小幅走高。只是,协议的签署代价不小:英国政府承诺为北爱尔兰提供15亿英镑投资,包括已有的5亿英镑投资和新增10亿英镑投资。有英国媒体算了一笔账:如果将这些投资平摊到每个北爱尔兰人身上,每个北爱尔兰人大约可以获得537英镑(约5000人民币)。在这一协议框架下,特蕾莎·梅表示,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将在“女王讲话投票”、“预算案”、“脱欧”和“国际安全”等议题上支持伦敦的立场。

当然,看眼前的情形,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相对支持的背景下,英国中央政府在国内政治方面算是稍显稳定。当然还有其他问题,诸如今年以来遭受的一系列恐怖袭击,有人将矛头指向特蕾莎·梅在担任内政部长期间削减警察部门预算。屋漏偏遭连夜雨,6月14日伦敦那场造成79人死亡的公寓大楼火灾,更使特蕾莎·梅的地位摇摇欲坠。有媒体甚至报道说已有不少猜测认为,最早在今年10月,保守党内部就可能将她撤换。

看英国和欧盟的谈判,英国已然处于弱势。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斯与欧盟的“脱欧”谈判代表巴尼尔在布鲁塞尔的谈判已让外界看到英国在放弃“分手条件”及“分手后关系”两个谈判并行的坚持,转而顺从欧盟“先谈分手,再谈未来关系”的谈判进程。换言之,欧盟先声夺人。

英国目前有300多万欧盟公民。在伦敦就有法国人、意大利人及德国人的聚居区。德勤的一份资料显示,有约120万在英欧盟公民考虑在5年内离开英国,尤其高技能人才。“脱欧”谈判正式开始后,特蕾莎·梅也发布了“脱欧”后在英欧盟公民待遇的文件。文件显示,在英国连续居住了5年的欧盟公民将可以申请“永居”身份,获得这一身份的欧盟公民将获得与英国公民相同的居住、就业、健康、养老金等福利,但不具有选举权。不过,这与正常在英居留满5年即可获得“永居”身份的海外其他公民,如来自中国、印度或者其他国家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区别。而在英连续居住不满5年的欧盟公民,则将获得两年的“宽限期”,以便让他们能最终获取定居权——这个才是真正区别于欧盟以外国家的“优惠措施”。

不过,对英国开出的待遇,欧盟退欧事务首席谈判代表巴尼尔并不满意,他直言英国需要给出更宽松、更清晰和更有保证的方案。但在欧盟公民的司法管辖权问题上,特蕾莎·梅却丝毫不让——欧盟其他国家领导人要求,设在卢森堡的欧洲法院对在英欧盟公民提供司法管辖,该要求被梅断然拒绝。然而,不管在英欧盟公民最终能获得的待遇是怎么样的,在英国艰难漫长的“脱欧”谈判中也只是一小步。未来,更多的争吵和讨价还价是可预期的。

在争吵声中,“软脱欧”逐渐占了上风。许多人开始讨论英国在脱离欧盟后加入欧洲经济区(EEA)的可能性。应该说,EEA如能作为2019年后的过渡政策,甚至作为长远的英欧关系政策,对英国经济发展最为有利。这样,英国许多经济关系得以保留并享有欧洲单一市场的好处。但只要英国无法接受欧洲人自由入境这一条,就无法加入EEA。现阶段EEA建议在英国重新被讨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特蕾莎·梅的政见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

英国还有多少可能争取“软脱欧”?

(作者系投资专家,大本钟奖创始人之一,著有《伦敦金融城》和《日不落帝国金融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