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9987只债券主体评级上调 银行占比超七成

导读

在调高评级的同时,部分过剩产能行业的主体评级也遭到了下调。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4873只债券的主体评级被调低,被调低评级债券的主体多是煤炭、化工、机械和玻璃行业。

经济触底的迹象越发明显,今年以来已经有9987只债券的评级被上调,相比去年同期的542只,出现大幅扩容。从涉及行业来看,银行业成为最大的受益对象,51家银行的7119只债券被先后上调评级,占上调评级债券的71.3%。

银行主体评级率先被上调

最新的上调来自10月9日,当日,联合资信决定将江西银行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上调至AAA,评级展望为稳定。联合资信给出的调整理由是:本次级别调整主要基于市场地位、业务经营、资本实力和区域经济环境等因素。江西银行作为省级法人商业银行,具有政府背景的股东较多,获得当地政府支持的可能性较大;营业网点实现江西省内全覆盖,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在江西地区金融同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主动负债能力较强,融资渠道较为顺畅,为业务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资金支持;通过增资扩股以及二级资本债的发行,资本实力不断提升,为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次评级上调之后,相应的223只债券受到了影响,但这并不是债券受影响最多的银行。

中诚信国际7月28日将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调整为“AA+”,评级展望调为稳定,此次评级调整后,使得桂林银行的540只债券受益。

桂林银行表示此次信用等级调升,对桂林银行未来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首先,评级上调使得桂林银行在行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均得到提升,有利于跨区域经营,业务的多方向发展;其次,更高的评级将带来更多的交易对手和更广的业务空间;第三,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提升一行议价能力,进而提升盈利空间;最后,信用等级调升提高了投资者信心,对桂林银行运作在资本市场上市起到了积极作用。

东北证券刘立喜表示,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主体评级上调之后,特别是低主体评级的债券评级上调后,债券收益率和利差下行相对明显,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债券主体评级提高,一是因为企业本身经营出现好转,但是本次规模之大,更重要是因为实体经济触底。随着近一年多中国各项宏观经济数据转好,比如PPI、PMI等月度数据都连续十几个月处于扩张期,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更为乐观,而相关的企业,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的经营状况、盈利状况预期都会得到改善,从而也提升了这些企业的长期信用评级。”煜融投资总经理吴国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超2000只债券主体评级为负面

展恒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李晓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来讲, 其一,宏观经济企稳迹象较为明显, 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中,实体企业更容易发挥核心业务优势,从而提升盈利能力。其二,得益于“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等政策的施行,很多企业受益明显,主体评级提升。其三,有些城投债以及城投公司主体评级上调,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如资产注入、现金增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不过在调高评级的同时,部分过剩产能行业的主体评级也遭到了下调。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4873只债券的主体评级被调低,被调低评级债券的主体多是煤炭、化工、机械和玻璃行业。其中,有2766只债券的主体信用评级长期展望为负面。

“实体经济调结构促发展,一些身处落后产能行业的企业出现评级被下调的情况也很正常,从整体来看,今年不论是违约还是债券评级下调的情况,均比去年同期要少。” 民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廖伟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沪上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评级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参考。目前全球资产的波动率加大,债券市场投资与前几年相比已发生很大区别,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产能过剩行业等强周期性行业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滑,经营压力和短期偿债压力进一步加大,债务违约的事件可能会进一步增多。虽然在低利率市场下部分信用债的风险补偿有所调整,但是仍难以补足,未来信用债的投资需要防范风险。“我们现在挑选债券,已经去评级和去类型化了,以前认为高评级或央企、国企的债务的信用较高,出现违约的概率低,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并不是这样。现在选券的标准和此前相比侧重点已有不同,如今更重要的是加强鉴别信用风险的能力。”

作者:叶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