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苗错误认知被肢解传播 导致很多儿童错过接种最佳时间

中国网财经11月23日讯(记者杜丁)昨天,“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传播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推出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传播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表示,从过去多年的疫苗不良事件看,疫苗信息传播存在不科学、片面、甚至误导的情况,这不仅让公众感到恐慌,更大的危害是让很多本该接种疫苗的儿童错过了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为一些疾病的侵袭留下了隐患。

一些关于疫苗的错误认知被肢解传播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相关人员介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要由2015年的10.7 下降到2020年的9.5 ,再到2030年的6.0 。”

“目前,国家免疫规划向公民提供了乙肝疫苗、卡介苗等14种免费疫苗,能预防15种疾病,加上省市根据地域特点和财力因素补充的免费疫苗,已能覆盖大多常见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儿童预防接种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儿童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要看到公众对国家免疫规划政策、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了解还不够,尤其是疫苗不良事件发生时,盲目的恐惧和失信,让很多儿童错过了正常的免疫规划程序,为未来感染疾病留下了隐患。

对此,《健康报》社副总编辑闫丽新指出,要规范公众的预防接种行为,首先要让公众能够获取科学的预防接种知识,然后要确保传播的知识权威正确,让公众理解并相信,进而促进科学接种行为。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姚开虎教授介绍,一些关于疫苗的错误认知经常被肢解传播,给公众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比如“自费疫苗(第二类疫苗)不如免费疫苗(第一类疫苗)安全有效”、“接种过某种疫苗就能100%预防这种疾病”、“打疫苗会影响儿童的自身免疫力”等。

针对常见的自费疫苗不如免费疫苗安全有效的误区,姚教授指出,不论免费疫苗还是自费疫苗,都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有效的标准,其分别主要是由国家和各地方的疾病危害程度、经济实力决定的,例如,水痘疫苗在北京属于免费疫苗,在其它一些省市就是自费疫苗。还有大多从国外进口的疫苗也是自费疫苗,但这些进口疫苗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纳入了政府免疫规划范围,免费提供给该国公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经受住考验的。

 我国推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传播指南》

据了解,为了科学有效传播疫苗知识对预防接种的影响,今年6月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司局指导下组织编写《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传播指南》。《指南》不仅对疫苗进行了介绍,也对我国免疫规划政策进行了解读,还对家长应该知道的一些预防接种常识进行了系统的说明,而且还提炼出了关于预防接种的核心信息以及公众常见的误区,方便大众快速准确的了解相关信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在论坛上表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传播指南》的推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传播了科学的疫苗知识,才能引导公众规范接种疫苗,从而保护儿童的健康,为国家减轻医疗负担,为家庭带来和谐幸福。

(责任编辑: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