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个性化、产品及服务定制化是未来保险业的趋势,互联网保险正在通过大数据分析、AI技术等科技手段促进定制化保险的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互联网保险领域的创业公司的融资动向有明显向toB端(对企业开展业务)企业倾斜的意味。曲速资本联合互联网保观出品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toB端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共有8起融资,总计约2.5亿元,保准牛和益盛鑫科技两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去年融资额均上亿元。此外,保险盒子、保险街等多个toB端互联网保险公司2017年融资额也达上千万元级别,而前两年动辄融资1亿元的toC端(对个人开展业务)互联网保险公司在2017年则几乎没有融资事件产生。

为何toB端和toC端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会有“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toB端企业有两大收入源

目前市场上toB端的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业务特征或许可以用“场景”“大数据挖掘”“价值挖掘”“量身定制”等来形容。也就是说,toB端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对于传统保险公司而言,更多是一个科技服务的角色。这些互联网保险公司通过自身的大数据技术、场景挖掘等手段,帮助保险公司节省设计、开发、销售成本,为保险公司带来客户流及保费收入。

而对于普通保险消费者来说,toB端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存在,解决了一些小众的、群体性的保险痛点。以产品比较丰富的保准牛为例,公司目前已在体育、O2O、人力资源、旅游、餐饮、医疗等相关领域,定制了“雇主保”“单车骑行保”“外卖骑士保”等保险产品。

以“雇主保”为例,这是一款针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用工风险解决方案的标准化产品,为10个餐饮服务人员投保10万元的身故伤残保额及十级伤残5%的保额,保障期为一年,年交保费总计只需1800元,相当于每个人每年只需要180元保费。

虽然仅从价格来看,180元的保费与其他一年期意外险的保费相差不大,但从保障范围来看,这款产品的保障范围相对更切合投保群体的实际需求,除了普通的身故伤残保障、工伤医疗之外,还增加了50元/天的误工费。

保准牛相关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其实很多产品都是客户自己找上门来要求定制的,但公司会从自身业务发展的角度来对产品定制的行业及场景做取舍,考虑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需求端必须是刚需,在刚需的基础上,如果场景里的客户集中度较高,做起来效率才会高很多。其次,供给端比较缺乏或不足,且需要公司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定制和连接供需。最后,保险需求行业要符合发展趋势,偏向于选择高速成长的行业。目前保准牛平台已有累计超过15亿次的在线投保,超过7500万的C端用户,企业客户超过4200家。

而toB端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业务属性,也决定了其业务收入来源一方面是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产品佣金,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为保险公司提供产品设计等而产生的技术服务费。

[责编:gaoqing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