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行在即基金公司对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拿到了批文,14只养老目标基金进入发行倒计时。不过,受到基金销售适当性原则、市场环境、投资者认知缺失等多重因素影响,基金公司对养老目标基金的销售并不乐观。

三大原则规范需遵循销售适当性要求

根据《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的规定,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向投资人推介养老目标基金时应遵循三大原则:一是根据投资人年龄、退休日期和收入水平,推介适合的养老目标基金,引导投资人开展长期养老投资;二是向投资人推介的目标日期基金应与其预计的投资期限相匹配;三是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要求。

北京一位资深基金研究人士表示,虽然原则规定了根据投资人年龄、退休日期、收入水平进行销售,但具体标准并不明晰,是否需要提供收入证明?投资人购买多少养老目标基金合适?怎样才算与投资期限预期相匹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细化。

从此次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来看,目标日期产品以养老目标2035、养老目标2040为主。一位已获批养老目标基金的基金公司区域总经理表示,该公司获批的是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经过评估,公司对这只产品的募集情况不抱太大希望。“以投资人年龄、退休日期来看,目前市场上相当多的投资人都不符合销售适当性原则。”

南方一家公募基金市场总监表示,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资财力。公募基金的投资主力为40岁至50岁人群,这个年龄段的投资人有能力投资养老目标基金。“但投资人对风险收益偏好有差异,很难判断他们是否认可这类功能性产品。”

上述公募基金区域总经理分析,养老目标基金更多的是服务中低端客户,机构可能没有动力去购买养老目标基金。

“海外成熟市场养老产品吸引大规模资金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上述基金研究人士表示,美国市场的养老产品多以基金专户形式存在,基金与单位直接挂钩。国内养老目标基金面向大众销售,而大众对这类产品的认知度还很低,基金销售有一定难度。

理想群体投资动力有待开发

事实上,除了销售适当性原则,现阶段的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会影响养老目标基金的销售。

上述基金公司区域总经理提到,养老目标基金可能更符合中低端客户的需求。“中低端客户基数庞大,但财力有限,只有一部分人参与了公募基金投资。可能在个人税收递延政策落实后,他们才会有投资养老目标基金的动力。”

据获批公募基金销售人员表示,市场持续调整,养老目标基金在这个时点推出,是比较好的时机。但市场情绪普遍低迷,投资动力很弱。

另一方面,基金销售人员对于新产品也没有把握。一家获批基金公司销售人员表示,“对养老产品我还不太懂,公司会安排销售培训。只有我们销售人员真的了解了产品,才能更好地推广。”

此外,上述北京基金研究人士对基金销售表示了担忧:“从销售对象来看,养老目标基金面向的是普通投资者,理想的状态是基金投资者数量足够大,户均规模不大。”

从历史数据来看,面向普通投资者的基金认购户数大都比较低。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排除发起式基金,在2650只混合基金中,仅有123只的认购户数超过了10万户,占比不到5%;半数以上的基金认购户数未达到1万户。

统计显示,公募基金认购户均规模低的情况较为少见,仅2007年成立的华安策略优选、华夏蓝筹核心、博时新兴成长认购平均规模为291.9元、461.34元和1066.63元,大部分基金的户均认购规模都在1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