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疏通传导机制 重点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领域

银保监会又一次就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声。18日,银保监会下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下称《通知》),就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出九大要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知》基本涵盖了近段时间市场中提及的相关信贷难题,是对近段时间以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要求的总结。

根据《通知》内容,未来信贷资源将向服务小微企业、“三农”、民营企业,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发展消费金融,服务进出口企业等几大领域倾斜。

疏通投资等领域货币信贷传导机制

加大对小微、“三农”和民营企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今年以来监管的工作重点之一。

《通知》指出,要发展普惠金融、强化小微企业、“三农”、民营企业等领域金融服务。充分利用当前市场流动性宽裕、银行业和保险业盈利稳定等有利条件,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加大对上述领域的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分析称,7月新增贷款中,基建和小微贷款占比近半,反映了以定向结构性调整为主的信贷政策已见成效。

“后续监管政策将进一步从引导银行加大特定领域投放、加大低风险资产供给这两方面同步推进,监管对信贷的引导力度将持续加强。”不过武雯认为,要从根源上解决小微企业等领域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领域信息披露的完善性,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加大银行的信用风险。

此外,为疏通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领域的货币信贷传导机制,《通知》提出了相应要求。

在投资方面,《通知》表示,支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加大对资本金到位、运作规范的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的信贷投放;引入保险资金支持;还要按照市场化原则满足融资平台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

在消费方面,《通知》明确,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支持发展消费信贷。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要求积极发展消费金融,主要是因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消费占GDP的比重、对GDP的贡献率在提升。同时,扩大内需也是下半年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相应地,从金融支持的角度看,应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使消费在稳增长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更大。”董希淼说。

在出口方面,《通知》提出,要做好进出口企业金融服务,发挥金融在稳外贸中的积极作用。联合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调查摸底出口导向型企业情况,对受国际市场冲击较大、遇到暂时困难但仍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优质企业,在资金安排上予以适当倾斜。

董希淼认为,做好进出口企业的金融服务是“稳外贸”的一个要求。目前进出口企业受到冲击相对比较大,应更好地在资金安排上服务这些企业。“主要是要配合当下形势做好相应的金融服务。一方面是扩内需,另一方面是稳外需,这两方面要结合起来。”

[责编:zhang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