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资本市场一定会迎来大发展的春天

■本报记者 朱宝琛

以“金融开放 金融改革 金融创新”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11月1日开幕,包括银行、基金、证券、保险等150余家金融机构参展。在同期举行的“2018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与会人士围绕一系列话题发表了精彩的观点。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邓智毅表示,发达的资本市场对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科创企业发展、新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资本市场的“高风险、高收益”与传统信贷市场的“保本保息,万无一失”的金融文化、风险偏好、商业逻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想要用债权融资工具去解决股权融资的矛盾也是很困难的。

“从中长期看,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春天,这是大势所趋,国运所系。”邓智毅说,当然,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间接融资仍然占绝对主流,格局的变化有一个过程,但方向一定是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双轮”驱动的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表示,金融创新仍然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动力。不要妖魔化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创新的道路还很漫长,不要把所谓的金融风险归结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本质是实体经济需要新的金融工具满足需要。

他同时表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的波动非常正常。“实际上我非常不喜欢人为波动,无论是人为的上涨还是下跌都不好,市场要更多地尊重规定。”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金融业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法制、规范、有序的基础上。金融的活动一定要依法、有序进行。凡是任何涉及金融的活动,没有有序、没有依法、没有监管,剩下的一定是风险,风险过后很多的参与人、机构都会受到损失。

“所有从事金融活动在没有金融许可证的情况下,现在再做金融广告,一律列为非法金融活动,予以监管。”霍学文说。他同时透露,最近北京市金融局和北京市工商局已经开始在行动。

光大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称,越是金融发展经验不够,制度设计不够成熟,法制环境不够成熟的环境下,越需要分业经营。因为监管的效率往往赶不上创新的监管套利。

“在中国,尤其要回到分业经营。”彭文生说,其实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不是1和0,黑和白,而是两个极端中的某一个点,不存在绝对的分业和混业经营。我们的问题是太多的混业经营要向分业经营的方向回归一些。要存款归存款,投资归投资,严格牌照管理,拿什么牌照就应该做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