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规时代券商资管现状: 小券商业务停滞 券商系公募发力

本报记者 张欣培 上海报道

导读

寒冬之下,大小券商的马太效应越发严重。但几乎所有券商都在这个寒冬的市场里寻求转型。

资管新规之下,券商资管正遭遇着规模和收入双重下降的压力。这个行业冬天冷的超乎想象。

“除了项目产品外,我们产品发行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1月21日,一家中小券商的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但另一边,大券商却马不停蹄地发行产品。“我们每个月发行的产品数量都很多,就算市场低迷,发行工作丝毫没有减轻。”一家头部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

寒冬之下,大小券商的马太效应越发严重。但几乎所有券商都在这个寒冬的市场里寻求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净值型固收产品几乎成为主流。“我们今年发行的产品都是净值型固收,既符合监管,又符合客户需求。业内很多券商都在做。”上海一家中型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公募也正成为券商新的发力点。日前,中泰资管发行了旗下首只公募基金。记者获悉,截至21日,资金募集规模已近5亿。中泰资管人士表示,公募业务将是下一步布局重点。

今年以来,券商系公募已大大加快了发展速度,但彼此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东证资管以近千亿的公募资格继续保持业内标杆地位,而浙商资管、国都证券等公募规模却长期不足10亿。

券商资管马太效应突出

在资管新规影响之下,证券公司的资管规模与产品数量仍在保持着持续下降的趋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证券资管产品规模是14.18万亿,较二季度末再度缩水1.1万亿,较今年初缩水2.7万亿。与去年的规模最高峰18.77万亿相比,更是缩水了4.6万亿。

产品发行的数量也在不断下滑。根据Wind数据,从4月份以来,券商资管新成立产品基本维持在500只左右,而此前每月的数量基本在700只左右。10月份的产品发行数量是446只,11月份以来新成立的产品数量是291只。

从产品备案数量来看,亦是下滑严重。2018年9月,券商资管产品备案数量是481只产品,设立规模369.73亿元,设立规模较8月份减少751.23亿元,下滑幅度达到了67.02%。

“备案产品数量下降还有一个原因是进行前期合同修改。资管新规出来之后,很多产品合同条款需要修改再沟通,导致了一些产品备案的延后。”11月21日,上海一家上市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不过从整体上看,受资管新规影响,资管产品规模和发行数量都在萎缩。

日前,一家券商资管高管也向记者表示,行业内通道业务、报价型产品仍然占据较大规模,资管规模的下降趋势将一直持续至过渡期结束的2020年。

在资管新规的影响之下,大小券商正呈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迹象,马太效应尤其明显。

“最近市场不好,我们有只产品刚刚清盘。现在产品只剩项目类ABS之类,资管产品基本处于业务停滞状态。”21日,一家中小券商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原来比较依赖通道业务,我们刚转型不久又碰到资管新规、各种严监管,现在权益已经很难募资。再加上我们本来基础薄弱,现在业务基本停滞。”

小券商艰难度日,但另一边大券商却忙不停地连发产品。“尽管现在市场不好,但是我们发产品的节奏并没有放缓,每个月都不断有产品发行。”上海一家头部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一家中型券商资管也告诉记者,公司今年平均每月发行的产品数量都在两到三只,且产品一直较抢手。

“这就是大小券商的区别,在资管新规之下,两级分化的态势将愈加明显。对于我们这种没有资管业务基础的券商来说发展更为艰难。”上述中小券商资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券商系公募发力

在资管新规之后,券商资管行业整个产品的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固收净值型产品正成为主流。

“现在权益产品很难发,现在我们发的基本都是净值型固收产品,每月都有在发,也一直比较抢手,有的半天就卖光了。”一家中型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

该资管人士进一步表示,该类型产品吸引人之处在于采取业绩报酬计提基准。“如果没有达到计提基准,管理人是不收取管理费的,会对客户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业内很多券商都在做。”其表示。

实际上,在券商积极寻求转型之中,净值型固收产品不仅是重点转型方式,公募基金业务也日益成为券商资管的发力点,尤其是已经获得公募资格的券商正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11月19日,中泰资管旗下首只公募基金正式发行。记者获悉,在发行当日募集资金就达到了2.5亿元。截至21日,募集规模已近5亿。业内人士认为,这得益于中泰资管此前产品的良好业绩。中泰资管人士也表示,公募业务会是下一步重点。

目前,已经有13家券商或者资管子公司获得了公募资格。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11月21日,这些券商系公募发行产品数量达到了164只,产品规模约为2042亿元。

事实上,自从资管新规推出后,公募成为了已获得资格的券商的发力点。但券商系公募彼此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遥遥领先者,亦有明显落后者。

东证资管以绝对优势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截至11月21日,东证资管发行的公募产品数量是48只,产品总规模达到了923.25亿元,占到了全部规模的45%。

中银国际证券紧随其后。截至21日,发行了27只公募产品,发行规模579.87亿元。此外,财通资管、长江资管、东兴资管的公募产品规模均超过了100亿元。

最为落后的当属北京高华证券。2015年,北京高华就获得了开展公募业务的资格,但至今,仍未发行任何公募产品。浙商资管、国都证券、渤海汇金资管的规模一直在10亿元以下。

“每家券商系公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出身无关,但和能力有关。券商资管在向公募拓展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中泰资管在量化权益上保持较强的能力,所以我们会先立足自身优势。”中泰资管CEO叶展向记者表示。

“在资管新规之下,公募基金未来的竞争格局会更加复杂,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差异化竞争。以后公募基金的格局中有两类公司会脱颖而出,一类是综合实力比较强,大平台产品线丰富,规模大,可以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服务;另外一种走精品店路线,在某方面有非常强的专业能力和竞争优势。”叶展向记者表示。(编辑:杨颖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