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2月17日讯 同仁堂开盘下跌4.33%,报28.71元/股。

消息面上,12月15日晚,有媒体曝光同仁堂蜂蜜的委托生产商盐城金蜂,在生产同仁堂蜂蜜时存在大量违规行为。

盐城金蜂回收了大量过期、临近过期蜂蜜统一倒进大桶,其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倒蜜”将被退给蜂农喂蜜蜂,但实际上这些回收蜂蜜被送进了工厂的原料库。

12月16日上午,同仁堂蜂业在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称,公司与盐城金蜂签订了退货处理的相关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从退货中“清理的蜂蜜只可用于养蜂基地进行喂养蜜蜂,不得做除此以外的任何用途”。

目前,尚未发现回收蜂蜜进入生产用原料库的情形。

对于报道中提及的更改标签日期的行为,公司表示系在不同生产地址的标签转换时,对标签的管理和使用出现差错,所涉产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场。

12月16日晚,同仁堂发布公告,承认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蜂业)在委托代工厂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金蜂)生产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和失察的责任,但表示产品未流入市场。

同仁堂蜂业系公司投资下属子公司,公司持股比例51.29%,本次事件对公司收入利润等财务方面影响甚微。

北京青年报称,针对媒体报道的盐城金蜂公司涉嫌使用回收食品原料为北京企业代加工蜂蜜及虚假标注生产日期问题,大兴区食药监管部门已前往北京委托方开展调查,如发现北京企业从事或参与相关违法行为,将依法严肃查处。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这已经不是“同仁堂”品牌蜂蜜第一次出现疑似质量问题。

2016年,“同仁堂”品牌某批次的一款麦卢卡蜂蜜曾被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测出糖浆,疑似造假。而当时那款蜂蜜同样不是同仁堂集团体系下企业自产,而是进口自新西兰合作方。有从事食品安全方面研究的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食品OEM模式下(定牌生产合作,俗称“代工”)品牌方应加强监管,因产品生产没能全程控制在委托方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漏洞。代工方利润通常比较薄弱,更需要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