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三角26个城市中,哪个最具创新活力?答案在这里

长三角26个城市中,哪个最具创新活力?

1月10日,华略智库推出的报告《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创新活力排行榜》,对各城市创新活力给出了解读。

上海创新指数最高

根据报告,上海以创新指数73分的成绩居于榜首,且遥遥领先,并与杭州、南京、苏州和合肥一起在长三角地区领跑。无锡、宁波、芜湖、常州等城市紧随其后。

注:华略智库课题组以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的公开统计数据,构建了涵盖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资源配置、科创环境质量、科创产出绩效、创新创业活力5个维度的17个指标,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6个城市的创新活力进行评价和排名。

报告将各城市分维度比较后,发现——

1、从创新要素集聚维度看:

上海和南京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最强。

上海无疑是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龙头,9所高校入围全国高校100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44家;南京紧随其后。

2、从创新资源配置维度看:

合肥和芜湖成为“创新黑马”。

2016年,这两个城市的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分别为12%和13%,超越了上海和杭州的5%。特别是芜湖,近年来将大量创新资源投入到机器人产业,是当之无愧的“创新黑马”。

3、从科创环境质量维度看:

上海、杭州的科创环境质量最佳,苏州、南京、宁波次之。

4、从科创产出绩效维度看:

杭州科创产出绩效最优,上海、南京、芜湖等城市次之。

5、从创新创业活力维度看:

上海继续夺魁,杭州、南京紧随其后。

上海凭借独角兽企业数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数等指标优势,继续引领长三角。

主要城市创新活力各具特色

上海:实现多维度领先的龙头老大

报告指出,上海无疑是长三角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要素集聚、科创环境质量和创新创业活力三个维度均为翘楚。

其中,上海的张江科学城集聚了一批国家大科学设施,成为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基础支撑;特斯拉超级工厂的落户让很多大城市羡慕不已,不少周边城市已经开始谋划如何成为其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生产基地。

此外,上海还是垂直细分领域独角兽企业的集聚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将引领长三角参与全球城市群的创新竞赛。

杭州:科创产出绩效能力最强

报告认为,杭州的崛起主要归功于“互联网+”大浪潮的驱动。除了土生土长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网易等其他巨头也相继落子杭州,其独角兽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同时,杭州还汇集了众多互联网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共同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信息产业生态圈。

目前,杭州正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升级版,做强数字经济第一城,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让数字经济带动城市发展。

南京:稳扎稳打,实力均衡

报告认为,南京各维度创新实力较为均衡,具备很强的基础创新能力,但在产出端的创新活力和科技创新绩效却不甚理想。

根据官方数据,2016年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6%,不及杭州的17%和合肥的11%。

好在,2018年南京“苏醒”了。2018年到2019年,南京都将新年“第一会”和“一号文件”同时聚焦于“创新名城”,可见南京抢抓创新的决心与毅力。

苏州:苏南创新活力先锋

报告指出,上世纪90年代起,苏州抓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机遇,大力引进外资。经过20多年的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引领了苏州经济的腾飞。近年来,苏州也开始转型,着力补上本土创新驱动这一课。

同时,苏州有效地利用了其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依托上海的资源外溢,在吸引领军人才、创新载体等方面的集聚能力表现突出,一大批沪上高精尖创新创业项目“嫁接”到苏州。

合肥: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最突出

报告认为,合肥的成功来源其独特的“科教兴市”策略。合肥拥有中国一流水平基础科研能力,是除北京之外中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

2017年1月,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