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搞“大水漫灌” 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首现这些新措辞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4月15日发布消息,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一季度(总第84次)例会4月12日在北京召开。

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透露的内容也是市场对货币政策解读的重要依据之一。

与2018年四季度例会内容对比,记者发现此次例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及会议重点的措辞上有几点不同,同时也响应了2019年政府报告的内容。比如,例会中首次提到了“不搞‘大水漫灌’……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同时,“进一步加强货币、财政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的说法也首次出现,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更加协同推进。

这也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后的首次例会。4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同意易会满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士余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

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略有调整

关注点一: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健康发展,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增长动力加快转换。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金融市场预期改善,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强。

与2018年四季度例会通稿内容相比,“总供求基本稳定”的表述没有出现;“人民币汇率及市场预期总体稳定”的表述略有调整,为“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金融市场预期改善”。

关注点二: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逆周期调节的要求,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风险防控成效显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

与去年四季度例会“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及“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的表述略有改变。

关注点三:国内经济金融领域的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突出矛盾,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仍然较多。

会议对国际经济形势认定不同,去年四季度例会认为“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关键领域表述出现变化

关注点一: 会议指出,要继续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边际变化,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加强货币、财政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适时预调微调,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

在货币委员会例会中,首提“进一步加强货币、财政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的说法。在四季度会议中表示“要继续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边际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提高货币政策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注点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

对比四季度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说法有轻微调整。相比此前“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此次“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的说法更具体,这同时也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内容。

关注点三: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稳妥推进利率等关键领域改革,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说法在此前的例会中多有出现,但是“稳妥推进利率等关键领域改革”的说法首次出现。

关注点四:按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

“金融体系结构优化调整”的说法也是首次出现。

关注点五:综合施策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推动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之间形成三角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而去年四季度则是“综合施策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今年一季度内容提到了对小微和“三农”的金融服务。

关注点六:进一步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

对比四季度中“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增强金融业发展活力和韧性”的说法,在金融开放时,提到了“双向开放”、“经济金融管理能力”、“防风险能力”、“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等,这也是响应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