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咪蒙终于倒下了。跟着咪蒙一起出名的不止有三观不正的文章,还有公众号上的高价广告费。

之前有媒体爆出过咪蒙的广告报价:其中头条高达68万元,栏目冠名(周末故事)30万元;二条软文38万元,最低的底部banner也需要15万元。

虽然看着价格很高,但广告合作商的反馈非常不错,因为广告的确有利地促进了商品的销售。

追随广告的理性行为

事实上,广告费一直是一些大型企业的必要支出项目。一方面反映出商家对于广告费毫不吝啬,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深受广告的影响。

不同的商家对于是否投放广告出于不同的心理。首先,有两个先决条件:1商家必须对自己的产品有着清晰的认识。2广告确实能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

如果商家的产品质量好,那么他会认为,花钱做广告后,更多的消费者会进行尝试。当消费者发现了他们的优质商品后,大概率会进行回购,因此他们会花钱投放广告。

如果商家产品一般,在投放广告后,的确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会进行第一次消费,但他们很快会发现产品不行,从而放弃回购。

所以,这种商家倾向于不投广告,而是把钱拿去提升产品质量。

基于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根据广告购买商品的行为是完全符合理性的。

狡猾的营销者

虽然追随广告是理性行为,但很多人还是发现了,许多广告是不可信的,人们时常会受到广告的欺骗。

这正是因为商家也知道消费者的心理,并利用了这种理性行为进行营销。

当然,做虚假广告的产品虽然质量不高,但往往价格不低,他们偏向于只与消费者只做一次买卖,并不考虑回头客,当商家抱着这种心理时,消费者就很容易落入陷阱了。

因此,相信广告的行为有其合理性,但具体到产品好坏就要多方面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