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近38亿元持续融资 海王生物财务困境如何解围

一周内,先是25亿元发股募资,后是为17家子公司担保12.5亿元授信额度,海王生物资金何以出现紧张?还有,监管层与外界对其未来最大的担忧又是什么?

《投资者网》李宁

对于老牌医药企业海王生物(000078.SZ)来说,最近持续的融资"大考"让外界对其资金压力,以及高负债现状不免担忧。"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三年60亿元收购近80家公司,曾经的激进总是要为此付出代价。未来,如何解决资金压力后遗症,这或许是海王生物当下所面临最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怎样拯救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的趋势?如何从商业模式上改变销售与管理费用持续上涨蚕食利润的压力?从债务到融资,从外部到内部,海王生物似乎都急需调整。

6月26日,海王生物发布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元。其中,控股股东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王集团)认购5-10亿元。

持续融资压力大? 被深交所问询

公告称,本次定增扣除发行费用后,10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剩余金额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即不超过5.53亿股。

公告透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为82.69%。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将有效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使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更趋合理;本次发行不会增加公司负债(包括或有负债)。本次发行能促使公司财务成本更趋合理、减轻财务成本压力,进而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这是海王生物今年以来最大的融资方案。如果从连日以来公司公告的情况来看,海王生物及其子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可谓嗷嗷待哺。

6月29日,海王生物发布了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实施情况的公告宣布,经股东大会审批范围内,公司近期为旗下近17家公司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等事项提供了担保。

据《投资者网》统计发现,其子公司包括山东海王、河南海王、河南东森、河南银河、海王康瑞、河南德济堂、苏鲁海王、海王德明、海王凯安晨、长沙海王、聚赢器械、上海方承、上海运和、清远海王、广东海王、河南佐今明、河源康诚堂

这17家子公司申请综合授信以及海王生物承担连带责任担保合计21笔,总授信融资额度为12.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21笔授信担保中,最大金额如山东海王,向齐鲁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海王生物为其在该行不超过人民币2.6亿元额度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最小金额如河源康诚堂,向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分行申请借款,海王生物为其在该行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的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而绝大多数授信担保金额为2000万-8000万以内。

有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告诉《投资者网》:"海王生物及其子公司多笔融资,凸显公司目前资金压力较大,尤其在债务杠杆已经高于同行业的基础上,现金流已经无法满足公司日常运营,只能持续融资,这也造成了公司杠杆率还将继续攀高。"

《投资者网》查询海王生物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3月底,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6945万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为-1.2亿元,而且公司短期债务达到6.0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1.46亿元,说明其短期资金压力较大。

实际上,外界对于海王生物的财务隐患担忧一直存在。今年5月30日,深交所给海王生物下发了问询函,要求海王生物对短期借款大幅增加原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连续三年为负值、是否存在短融长投行为等关键问题作出解释说明,并要求海王生物说明是否存在债务偿付风险。

海王生物当时回复表示,短期借款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销售规模扩大从银行借款及票据融资增加所致。公司融资工作准备充分,融资渠道和能力稳定,足以覆盖2019年刚性兑付规模(不超过17.87亿元),所面临的债务偿付风险可控。

盈利下降? 负债率高于同业

从近三年来看,海王生物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甚至于到目前与同类型医药企业相比,海王生物也是属于较高行列。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海王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64.72%、79.05%、82.69%。《投资者网》对比发现,同类型医药企业,如中国医药、人福医药、瑞康医药、九州通等行业普遍资产负债率都低于70%。

至于后期如何降低资产负债率以及如何保证现金流稳定方面,《投资者网》致函海王生物董秘沈大凯、证券事务代表谢德胜,一直没有收到回复。

对外号称"全产业链医药健康企业集团"的海王生物,成立于1989年,今年刚满三十周年。公司官网称,海王生物主要业务覆盖医药健康产品研发、制造、医药物流、连锁药店、互联网、大健康等全产业链,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2018年,集团销售规模近600亿元,员工人数三万人。

外界的共识是,造成海王生物当前资金链承压的关键因素是过去三年的激进收购。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至2018年期间,海王生物共并购了78家企业。其中,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19家、25家、34家。所有这些并购,回头来看,给海王生物带来的负作用要大于正面效应,最具明显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巨大商誉减值,截至去年年底,海王生物商誉报告期末账面价值39.18亿元,2018年新增商誉10.38亿,同时2018年,海王生物资产减值3.35亿元。

另一方面,2018年海王生物销售费用为17.71亿元,同比增长41.90%;管理费用为11.75亿元,同比增长91.46%;财务费用较2017年同期增加约5.86亿元,同比增长184.37%。

反过来的现实就是,海王生物的财务盈利指标亦在恶化。2018年,海王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383.8亿,同比增长5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1亿元,同比下降34.8%;每股收益为0.16元。今年一季度,海王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14.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13.5%。

未来战略? 仓储具备优势

医药产品上,海王生物公司经营的医药产品品种众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等,且多个品种拥有独家代理权。

客观来说,相较于其他药企而言,海王生物物流仓储仍具有相当优势。大公国际在跟踪海王生物2019年债项评级报告中指出,截至2019年3月末,公司在山东潍坊、山东威海、山东枣庄、湖北孝感、河南南阳等多个地区拥有仓库148个,面积约52.32万平方米,冷库体积约3.27万立方米。在药品仓储物流管理方面,公司建立了ERP电子商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体系,根据不同药品的储存特性分为常温库、阴凉库、冷藏库等,实行24小时持续实时监测,信息系统与全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管理系统联网,药品的出库、入库都要录入全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管理系统,实现对药品的全过程电子监管,药品仓储物流管理水平较高。

大公国际认为,海王生物在未来战略方面,将继续抓住营销管理改进、商业系统和制造体系转型升级、生产成本控制改进和总部管理与服务改进的关键点,实现信息化管理基础上

的过程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和激励机制建设,提升公司各营销系统和整个运营体系的执行能力。

然而,短期资金压力以及债务高企现状,包括盈利能力下滑的难点,如何解决,很大程度上考验海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