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LPR首次报价出炉:一年期报4.25% 较此前下调6个基点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朱丹丹 北京报道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后的首次报价出炉。

8月20日,根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9时30分的数据,新的1年期LPR报价为4.25%,5年期以上报4.85%。

此前,我国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35%,LPR为4.31%,MLF利率为3.30%。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为保证贷款利率“换锚”顺利率过渡,本次LPR加点幅度较高。不过,与原有LPR(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相比,新LPR仍小幅下调6个基点,幅度虽然有限,但已释放实体经济信贷成本下行信号,且未来LPR还有一定下调空间。

他亦进一步认为:“未来为引导LPR下行,央行或将适时下调MLF操作利率。”

新LPR首次报价出炉:1年期报价4.25% 五年期4.85%

8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公告还显示,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应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今日(8月20日),新LPR首次报价出炉。

据了解,LPR由各报价行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得出,为银行贷款提供定价参考。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

根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今日9时30分的数据显示,新的1年期LPR报价为4.25%,较此前4.31%有所下降,5年期以上报4.85%。

对此,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1年期LPR报价有所下降既符合央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政策诉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银行自身的利益诉求;5年期报价4.85%,与1年期利差60BP,较贷款基准利率曲线的利差(55BP)扩大,5年期的LPR实际降幅偏窄,暗含了“房住不炒”,加强调控的政策原则。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分析认为,原一年期和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4.35%、4.9%,照此计算,新的定价基准较之前分别小幅下降10bp、5bp。体现了在引导贷款利率下降的同时,也注意避免一次性降幅过大,对市场造成冲击,从而给市场以适应和过渡的时间。

王青则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考虑到当前1年期MLF利率为3.30%,这意味着1年期LPR在同期限MLF基础上增加95个基点,但新LPR较原有LPR小幅下调6个基点;5年期LPR为新增加品种。我们认为,本次LPR加点幅度略超市场预期,或主要考虑部分中小银行资金成本较高,贷款参考利率从原来的借款基准利率转变为LPR后,短期内对其贷款定价能力、利润水平有可能形成一定冲击。为保证贷款利率“换锚”顺利率过渡,本次LPR加点幅度较高。

不过,与原有LPR(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相比,新LPR仍小幅下调6个基点。

对此,王青坦言,(下降)幅度虽然有限,但已释放实体经济信贷成本下行信号,且未来LPR还有一定下调空间。“我们判断, 接下来商业银行在新发放贷款过程中,将以新LPR为定价基准,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水平,确定贷款利率,这也意味着未来整体贷款利率水平下调幅度有望加快。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在三季度一般贷款平均利率数据中有所体现。”

央行或将适时下调MLF操作利率

根据央行8月17日公告显示,为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代表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类型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此次由10家扩大至18家,今后定期评估调整。

央行表示,新增加的报价行都是在同类型银行中贷款市场影响力较大、贷款定价能力较强、服务小微企业效果较好的中小银行,能够有效增强LPR的代表性。

“从第一次报价的降幅来看,银行负债成本偏高可能是制约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的重要因素,若想进一步降低实体融资成本:要么是强行压降贷款利率,但会导致融资需求进一步萎靡,供需关系失衡;要么是央行调降1年期MLF利率,或者通过货币适度宽松引导综合负债成本下行。两条路径对债市均为利好,但仅第二条路径对股票市场有利好作用。” 李奇霖分析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MLF利率自2018年4月以来一直保持在3.3%的稳定水平。

“考虑到国内通胀压力暂时缓解、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海外降息周期逐步开启,预计未来央行将通过下调MLF利率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稳定市场信心。”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

王青也坦言,“未来为引导LPR下行,央行或将适时下调MLF操作利率。”

事实上,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已转入宽松轨道,包括美联储在内,先后已有二十多家央行实施了降息

王青进一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兼顾内外平衡的角度判断,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央行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包括逆回购及MLF操作利率)的一个掣肘因素在削弱。下一步央行会密切关注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物价、房价走势,外部风险演化状况,以及在“利率并轨”过程中企业一般贷款利率下行程度,决定是否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我们估计,实施降息的时点或在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期。”

利率市场化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LPR新机制诞生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踏入最后一公里,但这并非终点。

“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但这只是第一步。未来还需要积极稳妥地考虑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存款利率并轨等问题。新LPR出台,不等于利率并轨就完成了,更不等于利率市场化就完成了。”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分析认为。

沈建光也坦言,“利率市场化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只有新增贷款按照LPR定价,存量贷款仍按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二是,存款利率仍然按照基准利率定价。近期央行行长易纲在采访中提及“存款基准利率仍将保留相当长的时间,以免出现存款大战”。根据其他国家经验,存款利率市场化,容易导致商业银行负债端出现较大波动。但若存款利率不动,银行资金成本或难下降,这可能会阻碍LPR利率的下行。因此,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仍需探索,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任重道远。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范若滢亦表示,未来仍要加大力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利率走廊机制,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三是在时机成熟时逐步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约束,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理论上我国已经完成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但实际上存款利率的上限依然受到隐性约束,由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带来的影响更大,未来仍需要合理把握节奏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三是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考虑到银行间竞争的加剧,为防止个别机构风险的扩大和蔓延,建议加快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金融机构破产处置的立法、司法体系。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