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北银行逾期贷款105亿 踩雷“假央企”华阳经贸、丹东港多个项目

作者|刘培

接受上市辅导7年仍在上市长跑中的河北银行,近期,因为第三大股东手持的4.6亿股权被拍卖,而备受舆论关注。

据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公布信息,此为第二次拍卖,相比第一次拍卖价格下降超过2亿元。4.6亿股权评估价23.1亿元,现起拍价为18.7亿元,以八折的价格出售。目前距离拍卖时间,还有2天,尚未有人报名。

从股权的流拍到二次拍卖的降价,舆论再将视线聚焦在河北银行上市困境问题上。

作为河北唯一一家省属地方法人银行,河北银行自从2012年1月对外披露,拟接受中信证券上市辅导以来,根据公开信息,中信证券已经连续发布28期上市辅导报告书,至今,河北银行的诸多问题仍未解决。

其中不良资产问题成为上市面临的障碍。今年4月2日,河北银行因为“掩盖不良资产”被审计署点通告名批评。

通告称,河北银行等23家金融机构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通过以贷收贷、不洁净转让不良资产、违反五级分类规定等方式掩盖不良资产,涉及金额72.02亿元。

中信证券的28期上市辅导报告提出,河北银行结合审计署的相关检查情况,积极对逾期贷款分类施策,加紧清收,截至2018年年末,河北银行已经根据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将涉及的逾期贷款划入了不良贷款。

河北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6年上涨。2018年,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都攀至高峰。根据年报披露数据,河北银行2018年不良贷款合计高达47.1亿元,同比增加20亿元。而逾期贷款规模更大,2018年逾期贷款105亿元,同比增加40亿元。

年报和上述通告均未透露哪些逾期项目被转为不良贷款。而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和散见的公开资料,河北银行在过去的三年,纷纷踩雷假央企—中国华阳经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阳经贸”)、丹东港集团等多个项目,而债务方出现信用危机,多个项目债务违约,导致债权方资金回收艰难。

其中华阳经贸与河北银行金融贷款具体金额不明。但是根据(2019)最高法民辖终154号民事裁定书,河北银行曾向华阳经贸放贷金额超过2亿元,双方于2019年4月20日诉诸公堂。

而华阳经贸自2018年9月30日首个票据发生实质违约后,陆续触发其他债券、贷款交叉违约,波及数十家金融机构,累计债务违约金额高达200余亿元。至今,多家金融机构采取诉讼手段维权,但违约近一年,债务解决方案尚未理出头绪。

华阳经贸的央企身份更是被媒体质疑,其宣称的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直属企业。而实际上,贸促会官网的直属企业一栏,根本没有华阳经贸的名字。

河北银行还踩雷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丹东港”)项目,丹东港亦陷入多家金融机构索债和诉讼的泥潭中,实质违约发生500多天。

河北银行与丹东港之间涉及标的金额高达2.14亿元。2019年3月28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已经挂出河北银行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民事裁定书。裁定书显示,河北银行于2019年2月27日,向法院提出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丹东港价值2.14亿元财产。法院最终裁定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丹东港集团价值人民币2.14亿元的股权。

而河北银行亦同样身陷山东胜通集团债务泥潭。媒体报道,胜通集团及关联企业债权人的申报债权总额为274亿元、目前已确认债权223亿元,涉及378家债权人,包括了多家银行。

山东胜通集团欠款河北银行青岛分行合计1.38亿元。2019年3月,山东胜通集团向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另外,河北银行还涉及一起票据贴现追索纠纷案件合计4.44亿元,这笔贷款资金最终流向尚不清楚。开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在对河北银行在2019年开出的评估报告中显示,该项纠纷,由于河北银行对业务前手银行享有追索权,可要求承兑企业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