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检察机关1.8万多件公益诉讼 收回国有财产价值67.5亿元

2017年7月1日,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施。两年多来,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的情况如何?10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最高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20.4万余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7.4万余件,发布民事公益诉讼公告4224件,提起诉讼5911件,在助力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检察机关负责办理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负责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负责办理侵害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公益诉讼案件。

“在保护国有财产方面,我们针对政策性奖励、补贴、社保金、人防异地建设费等领域存在的发放、征收不规范问题,办理案件1.8万余件,督促保护、收回各类国有财产价值67.5亿余元。”同时,张雪樵说,针对欠缴土地出让金、闲置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和容积率等情形,检察机关办理案件4810件,督促收回国有土地出让金270.6亿元,依法解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292份,收回被非法占用的国有土地3.7万亩。

在环境资源领域,两年来检察机关共办理环境资源领域案件11.2万余件,约占办案总数的五成。“我们紧盯黑臭水体治理、涉重金属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置、生活垃圾处理、放射性化学药品管理等领域问题,持续加大办案力度。”对此,张雪樵介绍说,检察机关通过办案,共督促恢复被毁损的耕地、林地、湿地、草原303.64万余亩,督促回收和清理各类垃圾、固体废物2840万余吨,推动整治一批“垃圾山”“黑水河”“污染矿”等问题。

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最高检自2018年8月起部署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专项监督活动。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案件6.8万余件。其中,督促查处、回收假冒伪劣食品65.63万千克,督促查处、回收假药和走私药品2.9万千克,占到了办案总数的33.7%。

自2018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介绍,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该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166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2291件,提起诉讼1083件。

现实中,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令人担忧。基于此,各地检察机关紧盯学校、校外托管培训机构食堂及周边商店、“小饭桌”“流动餐车”等领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共立案8839件。以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检察院为例,该院收集提取了周边8所高校2018年食源性胃肠道疾病数据,在专项活动开展后经比对发现,2019年第一季度就诊病历已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2884人下降至1348人。

农贸市场、超市销售有毒有害、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农产品、虚假标注有机食品,这是群众“菜篮子”存在的安全隐患。胡卫列介绍,江苏省连云港市检察院曾聚焦“问题食盐”,向有关部门发出诉前建议,推动开展全市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打假行动。

“针对网络餐饮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配送餐品保管不善等问题,检察机关督促市场监管部门严格监管,督促网络平台加强行业自律。”胡卫列说,有59956家不合格网络餐饮店铺被下线。

近年来,保健食品药品颇受老年人推崇,问题也随之而来。数据统计,各地检察机关共办理保健食品药品相关案件1139件。“湖南省湘阴县检察院在办理老年人保健品虚假宣传案后,向县人大专题汇报,推动了行政机关对保健食品销售市场进行规范整治。”胡卫列表示。

面对扭曲事实、诋毁亵渎英烈的行为,检察机关共对54起侵害英烈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行为,通过发出公告或当面征询意见,促请英烈近亲属起诉,对未能提起诉讼的,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3件。对英烈纪念设施保护不力的,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581件。

此外,“我们加强了对安全生产、涉众型侵害公民隐私、文化遗产保护等法定领域外公益保护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张雪樵举例说,各地针对铁路运行安全、加油站运营、危废处理等存在的问题,探索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