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那“院士”无疑是我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的“航向标”。在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今天,有限的院士名额应该更多地向“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专家倾斜,应当授予真正在科技领域默默耕耘且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

近日,多个推荐单位公布了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拟推荐名单。其中,茅台集团总工程师被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有人说,这是“酱香型科技”;有人建议,“老干妈也来个院士”;还有人说,此事“杀伤力不大,侮辱力极强”。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10年前的“烟草院士”。“烟草院士”“白酒院士”二者的引人争议之处,其实如出一辙。

201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研究员谢剑平,作为研究“降焦减害”的烟草化学专家,在历经了4年3次提名后终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在当时引起了激烈讨论。反对者主要有三条反对意见:一是质疑技术含量,二是吸烟有害健康,三是烟草公司是利税大户、存在“商业入侵科学”之嫌。此事最终结果如何呢?烟草院士虽然争议甚大,但已当选的院士并未撤销,不过中国工程院表示,今后不再受理烟草科技领域候选人提名和推荐。

现在,“白酒院士”候选人引发的主要反对意见,其实也是上述三条,质疑技术含量、酒精有害健康、白酒行业也因利税丰厚而存在“商业入侵科学”之嫌。

这并不是巧合。烟草院士、白酒院士都来自同一个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这种与大众生活十分贴近的传统专业,自然容易招致大众对其科学性的质疑。毕竟,人人都能对食品点评几句,但看到卫星、火箭、超级计算这类科技新闻,大部分人都只会喊“666”并点赞。

从这个角度说,研究卫星可以评院士,研究食品、白酒为何就不能评院士呢?不能搞专业歧视嘛!

但笔者还是认为,白酒专业的人进入院士候选也就算了,还别真的当选院士,因为那样实在不妥!毕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导向问题。

一是入选两院院士是一项崇高荣誉,对学术风气和社会风尚都有极大影响。院士是我国科技界最高学术荣誉称号,被推荐者基本都是对推动国家和社会科技进步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如果说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那“院士”无疑是我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的“航向标”。在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今天,有限的院士名额应该更多地向“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专家倾斜,应当授予真正在科技领域默默耕耘且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虽然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白酒行业也是纳税大户,但人们显然更希望其他利国利民的科技领域得到激励与扶持。

二是院士评选应尽量避免金钱和权力的干扰。过去一段时间,个别有头衔的党政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当选院士,曾引起过普遍质疑,被认为挤占了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发展空间,有“鸠占鹊巢”之嫌。2014年的两院院士大会,曾修改相关章程,强调坚持和突出院士增选的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扰。自那以后,党政干部当选院士被遏制。同理,如果财大气粗的企业意图推动培养其在院士领域的代言人,那极有可能造成新的不公平竞争,也需要警惕。

当前,中国制造业和中国科技正面临着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的艰巨任务,我们支持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定位,希望院士评选为中国科技发展树立良好导向。

相关新闻: 茅台候选院士王莉:为爱情到茅台 研发打假新技术

2月17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贵州省科协官网发布信息证实,经专家评审,拟推选王莉、张胜林等4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候选人。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王莉此前研究领域集中在酱香型白酒、固态发酵、代谢产物、白酒分析检测等与白酒相关研究,但王莉近期发表的文章显示其开始涉足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领域的研究。

白酒分析专家对记者表示,王莉在白酒行业内的学术地位毋庸置疑,但各方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荣誉称号时,更应该从科技进步、民生改善等方面考量。

因为爱情,从西北来到茅台

“你肯定要问,是什么指引我一个西北人来到西南深山中的茅台,很简单,因为爱情。”王莉早年在接受采访中,对于自己来到贵州茅台的原因作出解释。

王莉在贵州茅台工作的这些年,见证了贵州茅台的发展。20年间,“茅台酒的基酒产量从5000多吨持续发展到今天的3万多吨”,销售收入也从9亿多元增长到300多亿元。

1994年7月,刚从西北轻工业学院毕业的王莉进入茅台酒厂工作,她一开始被分配在科研所分析组工作,但当时实验室条件简陋,科研人员少,在设备引进、信息交流等方面都非常不便,整体科研水平远远落后于条件优异的地区。面对这一困境,王莉仍然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力求做到最好。

1997年,是王莉进入茅台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她被茅台神秘悠久的传统酿造工艺深深吸引,特别是高温馏酒的工艺。于是她便开始“泡”到生产一线,每天准时走进制酒制曲生产车间,跟随老酒师亲身体验茅台酒生产的各个工艺环节,认真记录并分析。

2000年,王莉的职业生涯迎来了转折。在暂停十余年后,酒类国家评委的选拔考试终于又要进行了。茅台领导认为王莉大学毕业,又是作色谱分析的,感官比较敏锐,因此把她推荐进了品评考前培训班。半年后,王莉“过五关、斩六将”,以较好的名次考取了酒类国家评委。

▲王莉参与《酱香型白酒茅台酒风味物质剖析技术体系建设及风味研究平台的建立》研究,该研究成果水平为国际领先。图片来源/中国知网

技术:创新鉴定真假茅台新方式

2005年,王莉建立了采用近红外透射光谱与气相色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鉴定真假茅台酒的方法及流程。《酿酒》杂志文章显示,王莉以2004年11批茅台酒为基础, 以其它酱香型酒为参考,建立了近红外光谱指纹模型和气相色谱指纹模型,应用这两个模型成功识别了模拟辨别真假样品, 鉴定结果与感官品评结果和实际结果相一致。这一方法的开发,为名白酒鉴别真假开创了新思路。

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王莉参与《酱香型白酒茅台酒风味物质剖析技术体系建设及风味研究平台的建立》研究,该研究团队成员还包括酒业泰斗季克良,中国酿酒大师吕云怀,江南大学副校长、发酵工程博士生导师徐岩等人,一家学术网站显示该研究成果水平为“国际领先”。

相关论文称,该研究首次运用风味研究方法学的思路,将SPME、SBSE、NLC-S等一系列国际先进分析技术及OSME、AEDA等先进的风味分析理念,综合应用于酱香型白酒的风味研究,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酱香型白酒风味研究体系,使酱香型白酒的分析研究从单纯的微量成分分析全面上升到风味研究时代,“建立了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数据库,建立第一个中国白酒风味物质标准物质实体数据库。”

2009年,王莉建立了一种无需样品前处理过程,可以直接进行快速定量白酒中吡嗪类物质的方法。

《中国酿造》文章显示,王莉及其团队建立了一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离子扫描联用(GC/MS-SIM)技术,直接进样定量白酒中4种重要吡嗪化合物的方法,每个样品分析所需时间约16分钟,比LLE-GC/MS方法大大缩短了时间,“减少了目标化合物的损失,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定量准确度,同时方法也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更适应于企业的常规定量工作。”

除了关注固态发酵、代谢产物、白酒分析检测等领域,王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她开始涉足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领域。

《环境科学研究》文章显示,为掌握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村镇建设外来植物组成、分布和生态风险,王莉同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选择贵州某一典型村镇,在其建成区和非建成区布设了49个样点,调查与分析了外来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及地形因素影响,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了37种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该研究的结果可为河谷型小镇对入侵风险等级为高级的外来植物进行生态风险防控和乡土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在此次被推选为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候选人之前,王莉以茅台集团首位女总工等身份获得了轻工“大国工匠”的荣誉。王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不管是哪个岗位,“到我白发苍苍那一天,回头看我这一生,人生价值能够体现,没有虚度就可以了。”

▲王莉近期发表的文章显示其开始涉足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领域的研究。图片来源/中国知网

专家:推荐人应从科技进步和民生改善角度考量

白酒分析专家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王莉本人享受国务院津贴,是白酒行业内顶尖专家,这是毋庸置疑的,“(王莉)对于保证茅台在内的中国酱酒的高品质研究有着自身的贡献”。

该专家认为,酒类企业的发展依然是营销导向产品,科研是品质的根基,王莉的相关研究对于茅台近些年的快速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

这名对于白酒行业有多年观察的专家认为,王莉作为技术性人才,更多的话语权是在行业技术层面,“两院院士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与特殊性,并且是对于社会有巨大突出贡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酒水行业依然与这种社会进步贡献价值有一定距离。”

该专家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中国酒水行业竞争力依然偏弱,各方在考虑推荐人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从科技进步与民生改善角度来考量,单一企业经济指标作为参照标准,可能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

茅台总工程师入围院士候选人:科技性不高侮辱性极强?

企业科研人员究竟能不能当选院士?

2月17日,贵州茅台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

此前,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正式启动了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3名,其中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与数学领域7名,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特别名额6名。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88名。

文中写到,王莉作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中国酒业大师、首席白酒品酒师、中国评酒大师。

另据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开资料显示,王莉,女,汉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消息一出,引发网友质疑。

“企业院士”惹争议

早在2011年,时任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

一时间,引发舆论哗然。

谢剑平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初,即有26位院士联名质疑,请求重审。

201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前夕,钟南山等近100位院士联名致函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请求尽快复议、重审烟草专家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的资格。

最终,反对无效。

就在“烟草院士”的争论至今尚未落下尘埃之际,茅台总工程师王莉入围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引发网友质疑。

@刘三源:犹记当年“烟草院士”,如今欲添“白酒院士”。

@牧野鹰扬163:不要忘记老干妈、全聚德、东来顺、六必居、十三香……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啊:对酿酒不怎么懂,不过,酿酒涉及到的技术对国家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意义很大吗?

@哭有什么用呢-:应该把她的学术成就公布出来,否则何以证明她可堪院士之名?

其实大家主要关心两个问题,一是“酒院士”的入围合不合理?二是这里面有没有其他问题?

院士增选中的那些遗憾

“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了某一个领域的权威。所以,每一位院士的当选都殊为不易。

在中国两院院士增选的事情上,吃瓜群众们有争议,有遗憾。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清华建校以来“最年轻女博导”,37岁就带领团队攻克困扰了世界结构生物学界长达半个世纪难题的美女科学家颜宁落选。

不久之后,颜宁选择了出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那里的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职位。两年后,颜宁顺利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同年,被称为北大的“黄金一代”的数学天才许晨阳落选。

2012年,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混得风生水起的许晨阳毅然回国报效国家,36岁当选“庞加莱讲座教席”,成为第一位来自美洲以外的数学家(中国国籍),37岁斩获“科学突破奖”新视野数学奖。

就在大家以为他会一直为国效力时,许晨阳落选院士,选择了出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20年11月10日,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的许晨阳荣获2021年度科尔代数学奖,让无数人为之感叹。

而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至今也未成国内院士。这不禁让人感叹在中国成为一名院士到底有多难?

据官方公开信息了解到,两院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的是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统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由选举产生。

院士的标准和条件是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后进行。每次的增选院士名额,由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讨论决定。

院士候选人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提名:

一、本院院士可直接提名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提名候选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得不少于三位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

二、各有关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企业等,可按规定程序并经过民主推荐和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后,提名候选人。

不受理本人申请院士候选人。

对候选人的评审和选举, 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进行。选举时,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不选举已故专家、学者为院士。选举结果经院主席团审议批准,书面向全体院士通报并正式公布。

央广网评论:

茅台女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当慎之又慎!

2月17日,央广网对此发表评论称:推荐致力于研究“酿酒”技术的研究人员评选院士,很难代表“科技兴国”的战略方向,同时也会引起人们对社会科研方向和院士推荐、评选标准的质疑。种种疑问需要直面,相关各方应当慎之又慎!

以下为评论全文:

近日,据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网站消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由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消息一出,人们便将此事联系到多年前的“烟草院士”争议,甚至调侃其为“白酒院士”。

院士是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称号。被推荐者都是对推动国家和社会科技进步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而酿酒行业本身就存在争议,世界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曾明确表示,任何剂量的酒精都对健康有害。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敦促各国政府采取限制酒精的措施,因为酒精不仅有害身体,还会引发暴力和精神问题。推荐致力于研究“酿酒”技术的研究人员评选院士,很难代表“科技兴国”的战略方向,同时也会引起人们对社会科研方向和院士推荐、评选标准的质疑。

另一方面,茅台集团是著名酿酒企业,市场地位高,在贵州连续3年纳税第一。在此背景下,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由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也是一个容易引发议论的焦点,推选有没有被科研成果之外的市场因素影响?倘若当选,最大得益者是不是其供职的酿酒企业?

凡此种种疑问,都需要直接面对,相关各方应当慎之又慎!

不同声音:企业的科研人员也能当选院士

《财经》新媒体主笔十年砍柴认为:“院士遴选,关键公平公正公开。如果不这样,高大上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照样疏通关系,拉票。如果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也并不排斥企业的科研人员(航空航天、铁路、中石油中石化等多家央企就有院士),那么茅台作为一家大型国企,为什么不能?民营企业如阿里、腾讯也可以。”

“再说行业,航空航天高铁固然重要,可食品行业与老百姓生活关联性更强。2019年湖南农大研究茶叶的刘仲华当选为工程院院士,那么酒为什么不行。法国葡萄酒学会亦由四十多位院士构成,难道研究葡萄酒就比研究白酒更具科技含量?”

针对争议贵州科协回应

2月18日,贵州省科协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推选符合院士增补的相关流程。在此次院士增补评选之前,当事人王莉一直很低调,贵州科协的相关评选也符合所有法定流程,对于此事引发的关注,“我们也很无奈,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蹭热度”。截至目前,贵州茅台集团暂未作出进一步回应。

茅台官方披露的王莉部分科研成果显示,2018年,王莉主持、组织的“茅台酒风味物质研究”“原料及器具中食品安全指标分析方法的开发”“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白酒行业的应用”等十余个项目,均为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且均取得重大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王莉主持开发的“高粱中支链淀粉测定方法”“茅台酒指纹模型的建立”项目等在企业相关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分别获得多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奖励和表彰。此外,王莉还主持和参与编写了多项企业技术标准,包括《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和《白酒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国家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