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研究局稿件未经同意禁止一切媒体转载,包括友商,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作者| 连平(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在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全球通胀高企和美联储加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2022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出现明显波动,市场预期很不稳定,悲观情绪一度甚嚣尘上。那么二季度经济和市场能否迎来春暖花开呢?

尽管3月受疫情反弹影响,宏观经济各项数据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从前两个月经济数据来看,其中也不乏亮点。1-2月,我国制造业保持较强韧性,制造业PMI不仅扩张加快,且连续4个月位于景气区间;全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稳增长政策有效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回升,增速达12.2%,比2021年加快7.3个百分点;在春节假期和冬奥热等因素的推动下,消费低位反弹;外需粘性和政策护航使得出口同比增长16.3%,实现“开门稳”。一季度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特征明显,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前瞻性偏松操作。但在国际复杂因素的作用下,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开始显现;疫情反复抑制国内需求恢复,供给能力有所削弱;房地产市场全面下行对投资和消费产生压力。尽管如此,积极因素仍有效地支撑了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使得一季度GDP有可能达到约5%,高于2021年四季度的4.0%,运行在“稳增长”预期目标范围内。

展望二季度,国内疫情将逐步被有效控制,消费需求趋向回升;房地产行业可能触底,对投资和消费的压力逐步企稳;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在货币政策有力支持下,进入发力的主要阶段,推动内需大幅回升。

制造业将保持较好扩张态势。全国疫情有望在四月后逐步得到控制。生产商和上下游产业链信心将渐次恢复,居民消费意愿迅速回升,带动生产和需求快速反弹,再加上俄乌局势相对缓和后外需回暖,共同推动制造业保持扩张态势。

基建投资加速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去年底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后置,有约1.5万亿资金未实际使用,经国务院同意结转今年使用。近期多地已开始披露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截至3月24日,全国已发行及已披露未发行新增专项债券金额超过1.2万亿元,约占2022年提前批额度的84%。截止3月底,各地政府公布的基建计划总额已达约40万亿。资金到位情况较好叠加项目储备较多,二季度后基建投资将快速增长。

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速度将继续放缓。进入二季度,房地产市场调控将陆续强调“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政策,进一步释放维稳信号,突出“因城施策”。疫情等因素阶段性减弱后,重点城市商品房销售可能率先出现好转,并带动相应地区土地市场改善,房价跌势也将逐步收敛,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会触底,房地产市场预期可能逐步企稳。

消费有望出现反弹。两年多来抗疫的经验表明,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就会得到快速释放。从居民支出结构上看,占比24%的居住消费和占比11%的教育文娱消费很容易受疫情影响,是导致消费支出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两项支出对疫情的敏感程度也较高,反弹速度和力度也较大。随着精准防控与经济发展统筹兼顾逐步推进,消费在经历阶段性疫情扰动后将重回修复通道。由于疫情态势十分复杂,接触性和聚集性行业复苏仍会受到制约,消费在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反弹。

财政支出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减税退税降费等具体政策安排将加快落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点较为明确:继续加大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教育、医疗等民生相关支出。一季度新增的财政存款将于二季度集中释放。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可能略有下降,但仍将保持一定发行节奏,可能会超过1万亿元,上半年发行进度有望超过60%,达到2020年同期水平。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安排将落地实施,预计将完成所有小微企业存量留抵退税工作,小规模纳税人也将获得免征部分增值税的政策优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将加大并落地,中央提供1.2万亿元专门支持地方财政落实减税降费与民生支出;400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现已下达并将于二季度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积极政政策靠前发力对稳增长的政策效果将在二季度得到集中体现。

货币当局将通过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充裕和信贷总量稳定增长。运用窗口指导方式,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放贷成本,推动市场贷款利率稳步下行。可能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发挥结构与价格双重优势,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增长。继续下调支小再贷款利,推进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行业、普惠金融等领域及基建等国家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改善房地产行业金融环境,一定程度上放宽表外融资业务监管,维持房地产企业合理流动性,防范化解相关金融风险。为使货币政策配合好财政政策,二季度将是今年降准的重要时间窗口。目前美国已进入加息周期,美国CPI已达到约8%的史上罕见水平,高通胀压力将使美联储对加息可能会采取较为激进的策略;而我国当前却无加息可能,中美利差将明显收窄,我国政策利率下调的可能性极小。

综上,二季度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可能出现的总体走势是,国内疫情逐步被有效控制,消费需求趋向回升;房地产投资可能触底,对投资和消费的压力逐步企稳;尽管国际需求将出现波动,产业链强健和完善使得我国出口仍将保持较好韧性;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在货币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进入发力的主要阶段,推动内需大幅回升。

下一阶段需要关注三方面风险: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和美联储加码紧缩力度,可能导致资本流出和人民币贬值压力阶段性加大,这种状况在三月份已经有所显现;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大幅上升,带来输入型通胀风险,近期我国PPI改变趋势仍在高位波动;欧洲面临经济和金融双压力,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滑,出现外部需求快速收缩风险,今年以来出口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当前宏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与微观主体感受之间存在不小差距。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增速逐步回归潜在水平,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跳跃,需要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宏观经济运行中,政策是重要变量,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政策不断强化以稳为主预期,多管齐下力促经济稳增长,其效应的真正显现会从部分领域开始推进,而不可能从一开始就会惠及所有领域,是个由点及面的过程。年初以来疫情不断反复,导致生产、投资尤其是消费等活动普遍受阻,迟滞了相关政策效应的落地过程。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形势急转直下,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事件接踵而至,使得微观主体预期受损,信心不足。随着时间推移,经济运行的态势逐步改变,宏观经济数据与微观主体感受之间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考虑到去年基数前高后低、疫情有可能被有效控制,以及政府“稳增长”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并逐步落地等因素,后三个季度的GDP有望呈现出逐步改善的走势,经济增长有希望实现政策预期目标。风物长宜放眼量。相比较而言,一季度很可能是今年不确定性最多、经济下行压力最大和形势最为险恶的阶段;二季度则可能是经济逐步企稳,趋向上行的阶段。投资者可以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关注和把握好全年投资的窗口期。

网易研究局(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