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模块结束后,我想要读更多的有关中国革命历史的书,我很想了解前辈们是如何找到并坚持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的,又是如何打造党的核心理念和执政哲学的。”

在海外多年求学归来,徐非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读中国革命史的想法。萌生这个想法,与他几个月前的一个重要决定有关——加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发起的“纵深中国讲行社”研学课程(下称“讲行社”)。

跟他一路同行的,还有与他经历十分相似的近40名年轻人。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改变,这份学习体验也非常特别。”徐非说。

“特别”之处就在于:他和讲行社的学员们能坐在北京大学的教室里,与顶尖专家学者们思辨和探讨国家发展战略、全球化背后的深层经济与社会力量,以及技术将给未来带来的机会和改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绝大多数学习时间,是在教授们的指导下,走进基层田野乡村,对话地方官员,理解政策与方法,从方方面面去探求并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和核心动能。

经过多个模块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学员们开始主动去分析并思考现象背后的成因和关键影响因素,而非简单接受或武断选择。在“政府与市场”主题模块后,一位学员在微信朋友圈留言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疑惑:“市场的心中究竟有没有‘人民’两个字?”

“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学生的变化。”看到学员提出这样的问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影教授作为带队老师是欣慰的,“这个过程,对于北京大学来说,是一场特别的教学实验;而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就叫‘成长’。”

打破认知局限,了解真正的中国

与徐非一样,来参加讲行社的学员们很多都拥有海外求学经历,他们拥有归国报效祖国的热忱,有不错的学习与思考能力,也有着国际格局和视野。

“学员们并不缺知识和才干,但是他们需要一些接触真实中国的机会,同时也需要搭建理性认识中国与世界的思辨体系。”在张影看来,让他们去打破认知局限去近距离接触、去理解中国社会全貌,这并不容易,但十分必要。

“如何让这些年轻人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模式、历史沿革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是我们教育最应该做的事情,因为在不远的将来,这一批年轻人将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对经济和社会的认知将影响未来的走向。”

张影表示,讲行社课程内容搭建的理性认知体系,目的是要面向所有希望对中国社会发展有深层次认识的学生们,给他们一个机会在与中国经济最真实的接触中树立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讲行社,学生们不仅需要完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大量亲身实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此,研学课设计了以调研实践为主,配合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让学员通过提出问题、理论学习、实地调研与教学得到总结升华。

在北大教授的带领下,讲行社学员们驻足于成都吉利汽车工厂的流水线前,听亲历者讲述成都如何延续三线建设基础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他们探访了冀中平原上著名的淘宝村,了解在资源禀赋较为平庸的情况下,村里能人如何带头致富,通过小小的直播间拉动着整个村庄和周边地区形成配套的生产加工产业链。他们行走在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基层乡村中,品尝着甘甜的蜂糖李,感受着中央财政、地方融资与民间资本的三股合力,推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开发,以黔货出山带动乡村振兴。

与调研对象共同工作、亲身实践、一手访谈中,学员们获得详实资料,撰写成观察总结笔记,并在北大教授们的指点下,凝练为个人与机构的成长点。“我最喜欢的是去河北肃宁淘宝村看电商的经历,因为我个人所了解的消费端的知识并不多,更不理解一个小小的淘宝店背后的产业链的故事,这是一次深刻的体验。”学员亮泽说。

研学课程不断“内化”,重构思辨体系

讲行社的课程围绕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不同群体收入差异问题”等多个核心,共设置了九大模块,每个模块以一组对立统一的关系作为宏观主题,下设4到5个子课题,并选取一个省市或地区作为主题对应的研究样本,将理论知识和地方实践深度融合在一起。

以夏天完成的贵州模块为例,从基建先行的角度,课程带领着学员们以平塘特大桥为切入点,探究了贵州在路桥工程方面的政府投入、工程创新、桥旅融合、商业拓展等实践;以天眼为切入点,讨论大型科研工具的修建如何既能实现科研成果的突破又能实现科技旅游的创收;以摆惹村为切入点,展示政府通过先解决乡村居民住房、修建公共设施再发展本地产业、缓解养老和医疗压力的实践。

同时,从创新迭代的角度,课程也选取了老干妈、贵州茅台等传统行业巨头,组织学员们实地参访座谈,讨论这一类企业的发展路径和他们面临的瓶颈,理解如何通过迭代与创新来解决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同时,学生们集中学习了地方政府提出的“传统优势产业挖潜升级”,“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和“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等政策,在讨论中重新审视了基建先行之外,如何通过鼓励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更进一步地,在聚焦基建先行的突围战术与传统巨头的创新迭代战术两条横向引线之外,课程同时纵向地插入了区域发展、政府与市场、大国工程、乡村振兴、传统企业转型与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这五条纵线,形成了两横五纵的分析矩阵。这一课程设计实现了以一个省份为案例,让学生把特定地域的具体多元性和抽象研究问题相结合,完成从理论和政策的“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的升华。

讲行社这样设置课程,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将中国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给学员,并且通过每个模块的学习,打破此前的路径依赖与思维定式,反复锤炼学员们搭建理性逻辑认知体系,并依托这个体系在中国大地上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属于这个时代的真问题。

尽管讲行社的课程还在进行中,谈及讲行社首期班的学员们,带队老师已经看到了内在的变化:通过着每次研学参访,每次课堂讨论,每次作业反馈,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是令人欣喜的 —— 他们能越来越多地提出好问题,并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去拆解和分析问题,能结合真正现实中的约束条件去尝试找出相应的解答。

一场教学实验,让研学教育形成燎原之势

“以讲行社为代表的研学课程,就是要把课题设在中国最基层的大地上,而且老师也要和学生一起深入一线,去了解中国社会最真实的情况。”

张影表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必要性。只有当学生们走入社会的各个行业和角落,在真实案例面前听教授们描述他们各自的研究与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的关系,学生们才能够真正地理解中国社会基本面与运行逻辑,才能理解中国发展一路走来中形成的独特的经验与理论,也才能真正地去认识中国。

这也是由北京大学牵头探索如何将理论课堂搬进社会各个角落这样的研学项目的原因——北大肩负着为中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责任,必须要不断探索新的学习范式,不断寻找如何在祖国大地上用最生动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更好地完成为国家发展教书育人这一重要使命。

在张影心中,“纵深中国讲行社”并不仅仅是一个研学项目,它更是一场教学实验,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对此,学员们也有切身体会。

相比于传统教育,研学教育大不一样: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走进中国大地,实现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最直接的接触。教学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理论灌输,而是大家在亲身实践中提出并尝试解决问题,由教授在过程中加以点拨和指导。授课的老师也不再只是教授专家,还可以有政府干部、企业家、生产线上的工人、白芨滩上植树农民,以及各种职业群体.....

“这在传统课堂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不是讲行社,我可能一辈子也接触不到这么多来自于社会各个方向和阶层的人们,也没有机会去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如此丰富的一面。”学员亮泽说。

“对于研学教育,我们也一直在路上;它和我们众多的教育实践一样,一直在迭代中成长;我们也希望和更多的关心祖国发展的同学们一起,在行走中国的路上去寻找下一步发展的新动能。”张影表示。

每个月腾出几天时间,同北大教授一起在中国大地上行走,探知社会的方方面面,提升思辨逻辑,你愿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