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晓晖 光伏行业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88223.SH,下称“晶科能源”)抛出一个560亿元的投资计划,超过通威股份(600438.SH)202亿元的40万吨晶硅项目,成为2023年光伏行业最大的一个项目投资。

2023年5月25日,晶科能源发布《关于签订56GW垂直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的公告》称,公司将投入560亿元资金,用两年的时间建成这个项目。

这笔巨额项目投资,相当于晶科能源2022年净利润29.36亿元的19倍。消息披露之后,晶科能源的560亿投资计划,引发了投资者和监管方的质疑。

经济观察报记者致电晶科能源董秘办公室,提问资金来源和项目建设方面的若干问题,对方人士回复称:“请耐心等待公告,我们会在公告中向投资者解释。”

560亿元投资计划

在上述公告里,晶科能源表示,公司拟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下称“综改区”)规划建设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并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约560亿元(含流动资金),项目建设内容包括56GW单晶拉棒、56GW硅片、56GW高效电池和56GW组件产能。

项目共分四期,建设周期约二年,每期建设规模为拉棒、切片、电池片、组件各14GW一体化项目,一期项目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投产,二期项目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三期、四期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

投资资金的来源是公司自有或者是自筹资金。

这笔投资远超目前光伏行业内的任何一家企业。另外一家多晶硅巨头——通威股份在4月25日发布202亿多晶硅投资计划,其计划上马40万吨晶硅项目,其中的160亿将通过定增的方式进行。

2023年一季报显示,晶科能源的货币资金为176亿元,距离560亿的投资总额有着比较大的缺口。目前晶科能源尚未提交筹资的细节,比如是否计划通过定向增发来筹集资金。

光伏行业在中国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通威股份实际控制人刘汉元在不久前的年度股东会上认为,在“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之下,未来中国的光伏市场仍然存在巨大增长潜力,光伏发电是在中国水电开发几乎已经饱和的背景之下的一场新能源革命,很多地方的光伏电价已经达到或者接近水电成本,应用范围广阔。

因此,产能增加和规模扩张,成为多数光伏企业的选择,光伏行业进入了一场产能比拼的竞赛游戏:因为只有产能规模足够大,组件和电池片的单价才有竞争力,在光伏产品价格显著回落的当下,通过规模扩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快速通道。

晶科能源公告了560亿元的投资计划之后,一些投资者通过上证e互动向上市公司提出了质疑:“当前的市场环境,其他行业鲜少有投资扩张的,为何光伏行业不断投资扩张,信心和底气来自哪里?”“公司要扩产我不反对,但是能不能不要靠增发从二级市场募资,有多少钱干多少事,不断地增发全是股民和基民买单,建议公司牵头行业各大公司认真商量下共同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至截稿,晶科能源尚未对这些质疑做出回应。

晶科能源崛起

2022年年报显示,晶科能源是一家以光伏产业技术为核心,以“改变能源结构,承担未来责任”为发展愿景的全球知名光伏产品制造商。晶科能源现阶段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公司建立了从拉棒、硅片生产、电池片生产到光伏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产能,产品服务于全球范围内的光伏电站投资商、开发商、承包商以及分布式光伏系统终端客户。晶科能源是中国快速崛起的一家光伏企业,2022全年,公司共向全球发送46.39GW太阳能产品,其中光伏组件44.33GW,并成为全球首家N型组件出货量超过10GW的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的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26.76亿元,同比增长103.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36亿元,同比增长157.24%。

晶科能源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为1975年出生的李仙德,其是浙江商人的杰出代表。但晶科能源注册设立在江西上饶,除了晶科能源之外,李仙德还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晶科科技(601778.SH)的实际控制人。

2006年,31岁的李仙德创办晶科能源,主要生产硅片、电池、组件等光伏产品。得益于光伏行业的高速发展,晶科能源表现优异并获得市场认可。

在2022年年报的管理层讨论和分析中,晶科能源将自己定位为:公司是以光伏产业技术为核心、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服务提供商,长期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积极拓宽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领域,现阶段产品累计销往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主要光伏市场中保持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可靠的产品质量和出色的客户服务,晶科能源于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位居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

上交所“提问”

虽然晶科能源有着优异的财务数据支撑,但560亿的投资计划,还是引来了上交所的质疑,上交所于5月25日向晶科能源发去问询函,直指“必要性与合理性”。

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晶科能源补充披露垂直一体化项目的技术路线选择及可行性报告,项目产品与公司现有产品、前期募投项目产品在具体类型、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异同;补充披露公司目前已有及在建产能分布情况、实施进展、预计规模,结合公司产能利用率水平、在手订单情况、同行业扩产规模与下游市场需求匹配情况等,说明新建产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资金来源方面,上交所同样提出质疑,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晶科能源期末货币资金余额176.17亿元,短期借款126.31亿元。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补充披露垂直一体化项目所需资金的具体投入与筹资计划,以及相关资金投入是否会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如未来相关筹资计划未能按期实现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充分提示风险。

上交所还要求晶科能源补充披露规划建设垂直一体化项目过程中的具体合作模式,说明大基地项目在生产效率、产业配套、扶持政策等方面的优劣势。

经济观察报就晶科能源560亿元的投资计划筹资和产能等相关问题向上市公司采访,晶科能源方面回复记者称,请以公司披露的回复公告为准。

在上证e互动平台,有投资者提问:“公司刚宣布560亿扩产计划,友商老板就隔空喊话,光伏产能过剩,请公司分析下行业空间和友商的心态?”

晶科能源回应称:“在全球减碳共识下,光伏新增装机需求长期看好。创新是光伏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当前晶科主导的N型TOPCon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已受到市场充分认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溢价日益凸显。公司本次扩产计划聚焦N型技术,并将在有效降本的基础上,不断落地前沿技术创新,将进一步巩固公司N型龙头地位,为公司业绩的长期持续增长形成有力的支撑。”

截至2023年6月2日收盘,晶科能源的股价定格于12.50元,总市值约1250亿元。从市值规模上看,晶科能源已经成为中国排名第三的光伏上市企业,仅次于隆基绿能、通威股份。这家光伏巨头的大手笔投资计划是否会依计划顺利推进,当前需要先通过股东大会批准这一关。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晓晖经济观察报记者

资本市场部记者
从事新闻行业超过12年,专注于时政、公司新闻报道,擅长采访、调查、取证和突破。2006年起在经济观察报华东新闻中心(上海)工作,2008年派驻重庆,负责西南地区新闻报道。常驻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