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有两件事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

第一,2023年6月26日,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理事会(ISSB),正式颁布了两项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发展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这两项准则要求企业必须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披露相关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理事会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下面的一个机构,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意味着中国要坚持国际化,就必须遵循这些准则和标准。

第二,2023年5月,欧盟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也就是“碳关税”。该机制要求进口至欧盟或从欧盟出口的高碳产品(包括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及氢等),缴纳相应额度的税费或退还相应的碳排放配额。7月31日,欧盟委员会又发布了《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该准则由12项标准组成,其中2项是跨领域的,其余10项包含了环境、社会和治理等主题标准。2024年1月1日起,这套准则将作为欧盟的法律正式实施。欧盟正式推出碳关税,以及可持续发展准则的实施意味着,在达不到欧盟的ESG标准或不符合欧盟的可持续发展标准要求的情况下,我们与欧盟的贸易就要增加碳关税。

这对我国的影响将是极大的。首先,如果我国的企业要与国际接轨,其信息披露必须按照ISSB和欧盟的要求披露环境信息及ESG信息。其次,如果我国企业要跟欧盟做生意就必须符合欧盟的ESG标准。很显然,这在短期内对我国的制造业和外贸行业形成了巨大挑战。

同时,这也意味着,对金融机构而言,绿色金融、绿色发展已经从软约束变为硬约束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高质量发展必然以绿色为底色,必须坚持绿色发展。金融的现代化、金融创新及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也必须紧紧围绕“绿色”这一主旋律。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以及我国的“双碳”目标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积极、主动地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我们应当思考的是,我国的金融业、银行业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方面,金融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要金融首先践行绿色理念、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这是从金融的功能上来说的。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的金融业也急须改变自身的形象。毋庸置疑,我国的金融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房地产泡沫、P2P风险、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使社会大众对金融业形成了一些负面的认知。我们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金融必须高质量发展,而金融发展的高质量,就是要能够防范风险,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样的金融才能有效发挥金融的功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从改善自身形象来说的。因此,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应对当前国际国内面临的各种挑战来看,还是从改善或提升自身形象的需要来看,金融业都必须大力地宣传和践行ESG理念,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于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发展绿色金融,中国人民银行和原银保监会近年来都出台了一些政策和监管要求,各商业银行也都有许多优秀实践。但据我的观察,可能还存在一些挑战。

一是认识尚不深入。目前,各界都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坚持ESG理念,但对ESG理念的认识尚不够透彻。关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或机构应有的价值观。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不仅能履行社会责任、改善自身形象,同时,作为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还能发挥引领ESG发展的作用,商业银行的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产业的ESG发展方向和水平。所以,在ESG理念的学习和宣传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标准还未统一。欧盟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制定了标准,但我国肯定不能照搬这些标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所以需要和这些委员会进行沟通,做到求同存异。我们需要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能得到国际认可的ESG标准体系,这也包括信息披露、评级体系。目前,全球共有超600家ESG评级机构,中国的也不少,但标准五花八门,急需统一。

三是工作机制有待建立。商业银行的“三会一层”,从董事会到经营层,应如何把ESG从理念层面落实到业务当中,落实到银行工作的各个方面,目前还没有看到比较成熟的经验。

四是ESG效益的内生化问题。目前,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更多地被看成是公益,经济效益不明显或短期内无法显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应如何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内生化,这个尚待研究。

五是风险管控需要探索。商业银行现有的风控体系对ESG所涉风险尚无专门的设计,ESG因素也未纳入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中,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评价也缺少对ESG因素的考察,对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风险缺少识别、评价和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我认为,对ESG信息的强制披露应该为时不远了。商业银行要切实践行ESG理念,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战略层面,商业银行应当在发展战略中全面融入ESG理念,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建立保证ESG理念得以实施的工作机制。从董事会的决策、监事会的监督、到经营层的业务发展都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产品、转型金融产品、碳金融产品和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满足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最后,在风险控制方面,商业银行应尽快将ESG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开发涉ESG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加强ESG风险管理。

此外,在国家的层面,目前急需解决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当制定国家的统一标准,包括ESG评级标准和信息披露标准。还要从国家层面与国际机构进行对接、谈判、沟通,建立中国的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最后,应建立配套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可能需要国家多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实现。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