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5月1日下午2点钟,中南海西花厅的周总理办公室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完电话后,周总理的面色变得十分严肃,因为他刚刚从电话里得知了一个坏消息,新中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巨轮“跃进”号在苏岩礁附近的公海海域沉没了。

“跃进”号是由我国著名的大连造船厂建造的,图纸是由苏联方面提供的,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排水量22100吨,载货量高达13400吨,续航12000海里,能够不经过补给直达全球任何主要港口。

作为新中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巨轮,“跃进”号上装备了全套的自动化设备,且具有在冰冻海域破冰航行的能力。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跃进”号刚展开第一次正式航行,就在首航日本的途中沉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11月27日,大连造船厂开始建造“跃进”号,只用了短短5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船体的建造工作。经过一系列的设备安装和调试,“跃进”号于1962年完成了海试,之后又进行了半年的试运行工作,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963年4月30日,“跃进”号开始了自己的首航,满载着一船玉米驶向日本。可是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跃进”号于次日下午就在苏岩礁海域沉没。

当时中日双方还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跃进”号上的1万吨玉米和三千多吨矿产是根据一份民间贸易协定,运往日本的门司港。

考虑到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跃进”号沉没的原因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而且,就在“跃进”号沉没不久,当时的日本报纸不知出于何种居心,唯恐天下不乱,宣称是三枚鱼雷击沉了“跃进”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5月2日的深夜,被救援出来的“跃进”号船员从上海搭乘飞机飞往北京。周总理亲自接见了船上的相关人员,听取了他们的汇报。有不少管理人员都说,当时听到了一声“嘭”的巨响,或许真是被鱼雷击中的。

还有一个管理人员煞有介事地说,在船左舷的水面下看到了一条黑影,说不定就是敌人的潜水艇。

不过,这个管理人员刚说完话,就遭到了船长的反对。

船长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说,就算真有潜艇发射的鱼雷,也不可能让你从水面上看到它,人家老远就能发射了。依我看,十有八九是触礁了,船员看到的黑影,其实最有可能是水下的礁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听了大家的报告后,并没有急于下定结论,而是要求进行严格调查,并且指示海军协助调查,一定要弄清楚事实真相。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东海舰队与上海的交通部门组成了一个联合调查队,于1963年5月18日从上海吴淞码头出发,驶向了“跃进”号沉没的海域。

联合调查队配备了专业的潜水船和潜水设备,经过半个月左右的调查,数十次的潜水探索,终于查清了“跃进”号沉没的准确位置和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跃进”号船体身上的破洞一共有3处,凹陷处有5处,苏岩礁上有明显的碰撞痕迹,散落在海底的岩石碎片上,经过检测也有“跃进”号身上的油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潜水员的调查,在苏岩礁海面下的岩石上,也发现了“跃进”号身上的紫红色油漆。在潜水员对船舱的调查中,也未发现船体焊缝有破损和异常变化。

在联合调查队详细的调查下,最终确定“跃进”号是触礁沉没,并非是被敌人的鱼雷击沉的。

原本我国还想对沉没的“跃进”号进行打捞工作,毕竟这艘船造价不菲,即便是沉没了,打捞起来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最终因打捞难度较大,放弃了打捞的想法。

不过,有一个意外之喜是,“跃进”号出航前购买了某国际保险公司的保险,“跃进”号沉没后获得了巨额赔偿,足够买下两艘“跃进”号,也算是稍微弥补了一下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