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进行关注,可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文章推送,建立深度阅读关系!

继国产战略核潜艇“巨浪”罕见亮相之后,最近国内又有外国军事代表受邀赴青岛参观“长城197号”常规动力潜艇。这些一直神秘的海军潜艇频频现身,自然引发了外界对其性能的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核潜艇发展一直缓慢,即使2021年与075海南舰、055大连舰一起服役的“长征18号”,仍然有明显的“龟背”。而全球其他国家最近一次有类似“龟背”的战略核潜艇服役,还要追溯到1990年,当时苏联海军建造的最后一艘667BDRM型“德尔塔IV”。虽然俄罗斯有“北风之神”级,但仍然保留了部分“德尔塔IV”。目前,中国和俄罗斯是仅存的拥有明显“龟背”型战略核潜艇的国家。虽然中国的地位还不如俄罗斯,但与法国竞争世界第五的位置已经相当稳固了。

核潜艇的尴尬表现,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核战略有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核反应堆和潜艇制造方面的技术不足。这种短板不仅影响了高端核潜艇,甚至常规潜艇也存在问题。与普通海军舰艇不同,潜艇日常训练几乎都在水下进行,所以即使进入港口,也很难观察到详细的技术进步。因此,外界通常只能从进出口情况来推测国产常规潜艇的实力。冷战结束后至今,国内只进口了12艘“基洛”级潜艇,对海军意义重大,不仅是国产装备未发展起来时的有效战力,也为后来的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潜艇的发展始于2010年,虽然海军在80年代出口了一批性能不佳的潜艇,但后来国产潜艇的技术逐渐成熟。国产潜艇能否出口,已成为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标准。尽管国内常规潜艇的性能不差,但出口表现并不出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民用造船工业的支持,需要更多时间来强化专项技术,而基础技术并没有太大问题。

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以反潜实力强横而闻名,其常规潜艇技术出色。尽管近年来日本开始发展其他领域,但其潜艇建造速度和性能仍然令人印象深刻。美国海军已经全面转向核潜艇舰队,这些都对中国海军构成了重要挑战。因此,中国海军需要尽快解决潜艇力量的短板,这对于国防力量建设和远海航行都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