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贵族子弟一步登天,寒门子弟永难出头,这是封建社会前期非常残酷的现实。

当世家大族的门阀观念成为社会主流时,底层群众根本无法通过真才实学获得上层统治阶级的认可,从而实现阶级跨越。

整个社会的阶层相对固化,上层阶级永远占据着更多资源,而底层阶级永远只能望洋兴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隋唐时代,科举制度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一局面。当时社会上主要有三种人才选拔方式,其中科举制度占据主流,但绝不是唯一。在相对公平公正地考试选拔之外,世家大族的门荫制度依然存在于社会。

由此而引发的假荫现象,也成为唐朝政治的一大问题。假荫的具体含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现象给唐朝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三大方式,有机可乘

作为大唐盛世的奠基者,隋朝的两位皇帝虽然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其影响力却不容小觑。

他们创造了许多丰功伟绩,堪称功在千秋。最典型的例子,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就为全国南北地区的水利灌溉提供了较多便利。

除了在农业和基础设施上有所成就之外,隋朝皇帝还开创了一项独特的人才选拔方式,那就是科举考试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项制度真正走进了平民百姓中间,让寒门学子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过去的他们在噱头上已经被贵族所打败,而现在的他们可以凭借真才实学将传统枷锁打破。

所以科举考试制度受到了民众的强烈追捧,每一年报考学子的人数都在增加,从未有过降低。哪怕是在全国人口下降的情况下,这一现象也未曾改变。

科举考试制度通常情况下分为三轮,第一轮相当于海选,最后一轮相当于优中选优。

所有报名参加考试的学子先进行乡试,乡试合格者则进行会试。会试合格者则来到皇宫当中,受皇帝的统一面试,也就是殿试。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能脱颖而出的学子不足十之一二。在优秀的人才中选择最优秀的人,顶尖人才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这就是科举考试最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科举考试是人生中唯一的希望。如果没有这一考试制度,他们终其一生只能延续父母的职业,在荒芜的大海里中茫然地求生,或许会永远浑浑噩噩,不知所为。

而科去考试确实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向下移动,社会阶层也开始流动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更多的活力。

科举考试是当时广受认可的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但却不是唯一。

除了科举考试,唐朝社会还有两大选拔制度正在发挥作用。一个是流外入流,另一个是门荫制度。

流外入流,其基本原理其实与我们今天事业单位及国家公务机构的合同制工作人员的转正十分类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的朝廷官僚体系中,存在着一群底层办事官员。他们没能顺利通过科举考试,也没有获得朝廷的最终认可。所以他们在官僚体系中不能成为上层决策者,只能在底层为高级官员卖命。

他们的官职品级通常在六级以下,有的人甚至无法真正获得官职头衔,只能跟在二三品大员身后,当一个侍从者。

当然,能够享受流外入流制度的人,若是官职较低的官员,他一定创造了真实的成绩。若是普通的侍从,他也一定是侍从队伍当中的领导者。

王公贵族身边的伴读、书童、门客等人,都有可能获得这个机会。

他们在现有的位置上工作了十年及以上,其能力获得顶头上司的认可之后,朝廷会专门为他们举办一场考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考核不像科举考试那样重大,但也绝对不潦草。它考试的范围多种多样,十分全面,也不像科举考试那样,把重点局限在儒家经典学说之上。

能够通过考核的人则能够获得头衔等级较高的官职,正式成为中央官僚体系的成员。

而无法通过考核的人,则还需要继续历练。等到第二年再次举办考核时,他若是对自己有信心,又可以报名参加。

以我们今天的人才任用制度来类比,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个国家事业单位当中,一位普通的合同制员工工作了十年,他的工作才能获得了编制内领导的欣赏。

于是单位内部组织了一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考核,专门面对这群人展开甄选。

通过考核的合同制员工,马上就可以与单位签订编制合同,从此成为有编制的正式员工。至于考核当中的淘汰者,那就还需努力,继续等待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制度是对科举考试制度的补充,它给了一些具有实干精神、但是理论成绩不达标的人才一定的机会。毕竟在真正的政治工作实践中,实干比理论更加重要。

尤其是在古代中国这样的政治理论并不完善的国家,一个能做实事、做好事的官员,远比一个只会画大饼、放空话的官员来得更有价值。

至于第三种人才选拔方式,那就相对传统,世卿世禄制十分相似,在唐朝名曰门荫制度。

门荫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依靠家族背景和血脉关系获得特权,从而凌驾于他人的社会地位之上。

朝廷官僚体系中一个正五品官员的位置,普通群众可能需要通过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才能获得机会。而门荫制度之下的贵族子弟只需要依靠出生和血缘,就能直接上任,甚至省去了和同样优秀的竞争者相互比较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血脉就是最大的特权。在宗族观念指引之下,传统的人才选拔方式根本无法被全面禁止。

门荫制度的存在,其实是统治者对于贵族阶级的妥协。毕竟科举考试制度已经触犯了他们的利益,若统治者再不作出让步,那统治阶级与贵族阶级之间必定爆发冲突。

如果说科学考试是一条康庄大道,那门荫制度就是统治者专门为贵族阶级留下的一扇后门。

假荫现象,防不胜防

门荫制度的存在,意味着公平的人才选拔秩序出现了一定的缺口。那些没有真才实学,但财力过人者,他们就找到了弄虚作假的机会。

假荫现象,其实就是他们创造的社会问题。

唐朝史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江南地区,一位富商家中有个儿子,此人整日不学无术,只知挥霍,花天酒地,令父母十分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传统的社会阶层中,商人处于最末等地位。所以哪怕他们家中拥有万贯家财,一家人的社会地位也无法提升。商人本来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希望他能在家族资源的支持下出人头地,可眼看着儿子浪费生命,他也无可奈何。

他们家世世代代经商,无法从家族关系上为儿子提供通天大道。他们的儿子一翻开书就头疼,眼瞧着也不是读书的料,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

思来想去,要想让儿子入朝为官,有且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带着他拜入贵族家庭门下。

于是这位商人拿出了自己三分之一的家财,带着最大的诚意,请求当地的一位氏族家庭接受他的儿子,将他收为外姓子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有了这层家族关系,他的儿子就能顺理成章地受到家族门荫制度的影响,真正实现鲤鱼跃龙门。

对于氏族家庭来说,接受一位外姓子弟其实并非难事。家族的影响力足够大,每一年,朝廷都会给予他们额外的几个门荫制度名额。

当家族中的年轻人都通过这一方式向上攀登以后,名额便空了出来。如果不用,也是白白浪费。

正好现在他们可以通过买卖的方式把名额让给这位年轻人,而他们也能顺理成章地从商人手中拿走数量可观的财富,壮大整个家族的财力。

这是双方各取所需之事,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严重的买官卖官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底层家族的寒门子弟还在勤勤恳恳地读书,这位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却能通过不公平交易的方式直达终点。

所以在封建社会中,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并不存在。只要社会制度存在缺漏,部分心怀叵测之人总能找到趁虚而入的机会。

假荫现象在唐朝中期以前格外严重,皇帝本人其实也知道这一问题,也曾试图做出过改善。

他曾经颁布过政令,要求户部官员严查新入朝官员的户籍关系,确保每一个人的出身都没有弄虚作假之嫌疑。

这一政策如果能真正发挥作用,一定会有效约束这一现象。可偏偏皇帝把最终的检查权交到户部官员手中,而户部官员也存在与底层商人家庭互通有无的情况。所以这一现象,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荫问题泛滥之时,朝廷无法选到能够成为国之栋梁的人才,底层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也无法得到足够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这样一来,人才选拔的初衷就已经背离。

唐中后期,无法禁止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统治阶级的向下约束还具有一定的作用。有一部分通过假荫而入朝为官的人,他们也在统一的考核中受到了朝廷的清算,被终身剥夺参政议政的机会。

可以说,他们是咎由自取。投机取巧之人,终归无法走上正途。

虽然官僚体系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官官相护的行为,但相对于正统的选拔方式来说,这一行为的影响微不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到了安史之乱以后,假荫便泛滥成灾,统治阶级再也无法禁止。

那个时候,民族矛盾已经取代阶级矛盾,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那个时候,统治者整日忙着防范外族,早已经自顾不暇,更没有精力去管理官僚体系中的不平等现象。

科举考试制度在当时已经名存实亡,所有遵循正统道路,脚踏实地之人,都被那些投机取巧者远远甩在身后。

社会的不公平加剧了阶级矛盾,当矛盾扩大时,它会成为唐朝灭亡的催化剂。

结语:

不管是科举考试制度还是流外入流制度,它都在根据被选拔者的真实情况而进行甄选。有人具有真才实学,有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都足以胜任相对艰难的工作任务。

可是在门荫制度的影响下,假荫现象层出不穷,由此而选拔出来的官员只会成为国家的蛀虫。

参考资料:

《旧唐书》

《唐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