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知青返城高潮,她在北大荒嫁给了哑巴,母亲:就你不回来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1976年,正值知青返城的高潮期,整个北大荒掀起了一阵归城的热潮。年轻的面孔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返回城市的列车和卡车上,家乡的召唤似乎把这片曾经热闹非凡的农田一夜间变得空旷而寂静。然而,在这一波波返城潮中,有一个人选择了留下。她的名字叫刘艳杰,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女知青,她选择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与一个不能说话的男人共筑小家。

那年春天,刘艳杰与陈建华结为夫妻。陈建华是一个哑巴,他的世界里没有言语,但他的动作和眼神充满了情感和理解。两人的婚礼简朴而庄重,没有太多的花哨,只有深切的眼神交流和必要的仪式。婚礼过后,刘艳杰的决定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大部分的知青都选择了回城,她却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知青刘艳杰的北大荒岁月

1968年的春天,刘艳杰踏上了通往汤原农场的列车,身边是一同下乡的城市青年,车厢内充满了青春的热情和对未知的好奇。列车缓缓驶过北大荒广袤的土地,窗外是连绵不断的田野和偶尔可见的小村庄,这些景象构成了刘艳杰新生活的背景。

抵达汤原农场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一阵阵冷风吹过稀疏的树林,远处的山丘上零星可见积雪的痕迹。农场的迎接队伍站在站台上,手持红旗和横幅,上面用粗犷的字迹写着“热烈欢迎知青下乡”。刘艳杰和其他青年一下车,便被迎接的氛围所感染,尽管身处异地,却感受到了一种温暖的接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场的第一周,刘艳杰与其他知青一起接受了基本的农业劳动训练,学习如何使用农具,如何识别不同种类的作物。训练很辛苦,但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他们跟随老农民下地,学习耕作技巧,从最基础的土壤翻挖开始,逐步学习到播种、施肥、除草等一系列农作活动。

刘艳杰第一次下地耕作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她拿起铁锹,跟着老农民的步伐,挖土、翻地。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双手也渐渐起了茧。尽管体力活让她感到疲惫,但看着那片片新翻的土地,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末夏初,刘艳杰参与了首次大规模的播种。她学会了如何均匀地撒下种子,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被利用起来。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精准的工作,种子间的距离需要掌握得恰到好处,以确保作物生长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刘艳杰与其他知青一起,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劳动,直到夕阳西下。

收获季节是刘艳杰在汤原农场的又一个全新体验。她和其他知青一起,使用镰刀收割成熟的庄稼。那是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庄稼随风轻轻摇曳,刘艳杰感受到了农民收获的喜悦。每当一车车的谷物被运往仓库,她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那是劳动成果的直观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与陈建华的不凡爱情

1976年春,刘艳杰与陈建华的关系在日常的农场生活中逐渐升温。陈建华尽管无法通过言语交流,但他的行动和表情足以传达他的意图和情感。他总是在农场中忙碌,无论是修理农具还是帮助运送庄稼,总能看到他勤劳的身影。

陈建华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他人的关怀尤其体现在与刘艳杰的互动中。例如,在一次晚春的田间劳作后,刘艳杰不小心扭伤了脚,行动变得不便。陈建华立刻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尽管他无法开口询问,但他的行动迅速而具体,他放下手中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扶她回到了宿舍,并亲手为她准备了热水泡脚,确保她能舒缓疼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建华经常在刘艳杰的住所外等候,只为能在她完成一天的工作后陪她一同回宿舍。在田间地头,他会特意留下一些较轻的工作给刘艳杰,自己则承担更多的重活。这些细致的关怀行为,虽未言明,却在两人之间悄然筑起了深厚的信任和情感。

1976年的夏天,农场组织了一次集体的野外晚会,旨在庆祝夏收的成功。晚会上,知青们自编自导自演了节目,陈建华也参与其中。他虽不便于言语表达,却在舞蹈中展现了他的热情和才华。刘艳杰在观众席中看着,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她从他的舞步中看到了一个不同于日常沉默寡言的陈建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秋季的临近,两人之间的关系已显著加深。陈建华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对刘艳杰的情感和承诺,他开始在闲暇时修缮和改善两人的生活环境,比如修理宿舍的窗户,增加门外的小灯,以便刘艳杰夜间行走时更加安全。

到了1976年9月,两人决定结为夫妻,举办了一个简单而温馨的婚礼。婚礼在农场的一个小花园里举行,周围的知青和农场工人都受邀参加。虽然婚礼没有华丽的装饰和宴席,但满满的真诚与祝福充盈其中。

三、家庭的反对与坚持选择

当结婚的消息传回刘艳杰家中,她的母亲立即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家里的氛围因此变得紧张,尤其是在刘艳杰的母亲明确表示了对这段婚姻的担忧。她认为女儿应该选择一个能言善语、身体健全的伴侣,而不是像陈建华这样有残疾的人。她的担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残疾人的普遍看法和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人都回来,就你不回来,还要嫁给一个哑巴,你到底怎么想的!”在母亲的反对声中,刘艳杰的回应是坚定而明确的。她选择用行动而非争辩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在农场的生活中,刘艳杰继续与陈建华共同劳作,共同管理他们的家庭生活,表现出对这段关系的承诺与坚持。她通过继续留在农场,而不是回到城市的舒适环境,展示了她对于婚姻的认真和对陈建华的支持。

在此期间,农场的生活节奏并未因为刘艳杰的家庭争议而有所改变。每天早上,夫妻俩一同起床,到田里进行日常的农活。刘艳杰负责种植和照顾作物,而陈建华则处理更费力的工作,如翻土和修理农具。午后,他们会一起回到简朴的家中,共同准备午餐。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他们也会坐在树荫下,共享来之不易的闲暇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面对家人的压力和周围的疑虑,刘艳杰和陈建华的生活却逐渐步入正轨。秋天来临时,他们一起收获庄稼,整理粮食,准备过冬。冬季,两人会一起制作窗户的防寒措施,确保家中温暖。这些日常的小事,都在默默地证明着他们婚姻的稳定和深厚的相互依赖。

四、夫妻间的相濡以沫

在刘艳杰怀孕期间,陈建华的体贴表现得尤为突出。有一次,刘艳杰忽然想吃水果罐头,这在农场是难以满足的奢望,因为最近的小店也在几十公里外的小镇上。不过,陈建华没有任何犹豫,他决定长途跋涉去为妻子买回她想吃的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陈建华一大早就起了床,准备出发。他检查了自己的自行车,确认一切正常后,带上了一些简单的干粮和水。尽管天气预报说有雨,但他还是决定前行。沿途的道路泥泞且不平坦,自行车颠簸得非常厉害。他穿过小村庄,越过小桥,一直骑行到镇上。到达小店时,他精心挑选了几种刘艳杰最喜欢的水果罐头,又买了一些其他的日用品,这样的行程耗费了他整整一天的时间。当他满载而归,手中提着重重的袋子,脸上尽管露出疲惫,但眼神中透露出满足和幸福。

另一次,刘艳杰在怀孕中期时,突然很想吃肉。当时农场附近的小卖部已经很久没有肉类供应了。面对妻子的这一渴望,陈建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他看了看家里唯一的母鸡。虽然这只鸡是他们家的重要财产,用来下蛋提供日常蛋白质,但陈建华还是决定献出这只鸡。他亲手将鸡宰杀,并仔细地处理干净,烹制了一顿美味的鸡肉大餐。刘艳杰对此感激不尽,而这一餐也成了他们在农场生活中难忘的美好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子女的成长与晚年的安稳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艳杰和陈建华的两个女儿都逐渐长大成人。大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和对医学的兴趣,她决定离开农场,远赴城市深造,最终在一所医学院完成了学业,并成为了一名护士。她的工作稳定,常常在医院里忙碌,但每当有机会,她都会回到农场看望父母,每次归来都带着城市的新鲜事物和对父母的深厚关怀。

小女儿则选择留在了父母身边,她对外面的世界并不像姐姐那样充满向往,更愿意留在农场附近的小镇。在镇上,她开设了一家小店,售卖日常生活用品和一些农产品。这家小店逐渐成为镇上的小中心,邻里们常来此购物聊天,小女儿也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女儿都非常感激父母对她们成长过程中的养育和教导,尤其是父母之间那种无声的爱和相互支持,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她们决定合力为父母做些实际的事情,以回馈父母多年的辛劳和付出。她们商量后,决定在哈尔滨购置一套房子,希望父母能有一个更加舒适和安稳的晚年生活环境。

购房计划得以实施,大女儿利用在城市的资源和经验,负责寻找合适的房源和处理购房相关的手续。小女儿则在经济上作出了贡献,她将小店的部分收入存起,用于支持这一计划。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久便在哈尔滨市区找到了一处理想的住宅,交通便利,临近市场和医疗设施,非常适合老年人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刘艳杰和陈建华得知这个消息时,虽然他们已习惯了农场的生活,但对女儿们的深思熟虑和孝心感到非常欣慰。搬到哈尔滨后,他们发现生活确实更加便利。市内的生活条件和医疗资源比农场周边丰富得多,这让他们在身体逐渐感到吃力的年纪,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医疗支持。

来自 朱晓军,杨丽萍. 大国粮仓 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M]. 20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